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实时新闻

乘上驶往威尼斯的音乐游船|畅听第十六课《大家来唱》

2023.04.30 405 字号

-   前言   -

2023年4月27日“助力乡村美育·名师音乐课堂公益直播”第十六课《大家来唱》,由武汉市黄冠名师工作室选送,执教者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华小学张蕾老师,主持人由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副院长章艺悦博士担任。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堂班级合唱课,张蕾老师是如何突破枯燥乏味的练唱方法,让孩子们沉醉在合唱之美中。


 


章艺悦博士:

张蕾老师从初步演唱,到聆听与再次歌唱,再到配上三角铁等乐器的合奏合唱,循序渐进中碰撞出音乐的火花,迸发出孩子们心头的美育之光。当他们相互配合,演唱出优美和谐的音程时,孩子们不仅能在音乐中发现自己的独一无二,也能听到他们灵魂之间的共振,此起彼伏,共生共鸣。张老师多次运用了柯尔文手势来辅助教学,通过手势来展现音高,还表现了节奏、速度、旋律的气息与起伏等要素,这种可视化教学较好地弥合了机械化练唱的枯燥乏味,做到了“听和声、看和声、唱和声、品和声”。

德清公益

1层次清晰——张蕾说《大家来唱》的精巧设计

PROFILE

 

张蕾

武汉音乐家协会会员

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华小学曾获得武汉市教师基本功一等奖


面向学生,精选适宜教材内容

《大家来唱》选自人音版第七册第三单元《快乐的校园》,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二声部合唱作品。首先歌曲的音域在小字一组c1到小字二组d2之间,小学生的自然音域多数在小字组a到小字二组的d2,学生演唱起来没有太大难度;其次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单好唱,学生很轻松就能唱会单声部的旋律演唱,降低了学习合唱的难度,增加了学习合唱的兴趣和自信心;最后歌曲中的音程都是自然音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双声部的配合学生也能够驾驭得了。


 

深挖教材,搭建趣味学习情境

在选好教材内容后,张蕾老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最终将歌曲内容和威尼斯文化相融,让师生在共赴威尼斯旅行的情境中学习歌曲。

课堂中教师变成了导游,学生化身成游客,一起乘坐威尼斯水上奔驰——感受贡多拉船歌,一起参观威尼斯叹息桥——体验叹息桥之音,并设计旅游纪念章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这种有趣的学习方式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船桥两个自然形象来表现高低声部的旋律特点,让抽象的音乐形象跃然纸上,学生能轻松地理解并唱出高低声部。童趣化的情境营造让学唱过程和谐有趣,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声部练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释放自我,快乐地投入到合唱教学中。


 

巧用联觉,让学生“听见和看见和声”

如何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的和声美,从而做到声部均衡,互相倾听,配合是一大难点。张蕾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自己录制合唱示范音频,并将两个声部的旋律走势制作成生动有趣的动画图形谱,帮助学生在充分的聆听体验活动中感受和声;在调整学生的声音位置和音准时我通过科尔文手势,声势律动等肢体手段帮助学生看见音高的位置,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在引导学生互相倾听和配合时,张蕾老师用口风琴演奏来辅助学生,感受音量均衡、声部和谐;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听觉与视觉充分地结合起来,课堂上孩子们用耳朵听出了二声部,用嘴巴唱出了二声部,还用眼睛看到了二声部。


 

善用评价,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张蕾老师极为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在导入环节她设计“威尼斯旅游纪念章”奖励认真倾听别人演唱的游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聆听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她通过鼓励性、启发性的语言评价及时肯定和调整学生的演唱声音和状态;在二声部的合作中,她鼓励学生进行互相评价。班级合唱课堂中及时有效的评价方式,不仅能激励学生的自信心,纠正学生的演唱问题,更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和配合,从而有效地推进班级合唱的教学。


 

班级合唱作为合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学生密切配合,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思考与探索,并为之付出努力,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带领学生走进更精彩的艺术殿堂。

 

2融合、适合、吻合——黄冠解《大家来唱》的情境教学

PROFILE

 

黄冠

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冠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湖北省教研名师

曾荣获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全能一等奖


立足艺术核心素养,让四年级学生能初步感受和体验和声的艺术魅力是本课教学核心。首先张蕾老师紧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课程理念和学习任务(独唱与合作演唱)的具体要求,将声乐演唱的专业技能融入到多样的教学手段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会倾听,相互配合。其次巧设情境多觉联动,以威尼斯水城为主线,通过“三站旅程”设计完成教学。

融合——教师与教材的融合

张蕾老师分析了教材歌曲中二声部歌曲的风格特点,了解意大利民歌的相关文化及其独特的艺术性特点;挖掘出教材内容中适合学生接受歌唱技能如呼吸、咬字、位置等;那么如何让自己的专业技能和音乐课堂教学进行有机地结合?张老师运用情境教学法,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唱、弹、奏、挥和人生体验渗透在课程实施过程之中,并创造出鲜活的教学场景,有意识地重组教材资源,使教师与教材有机融合让课堂更丰盈,体现了教师即课程的理念。

适合——教学设计的适合

张蕾老师以艺术表现为依托,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评价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和文化的理解,实现“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的学生观和课程观。目标集中,环环相扣不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听中有感,感中有唱。科学合理,班级合唱教学不是唱而是听,听什么?听自己,听同伴,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和声听觉。在课中张蕾老师都做了大量的聆听训练,而这些听的训练是多维度、多角度听。在基于听的前提下,听低唱高,听高唱低。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这样能非常好地培养学生合唱意识,从而解决班级合唱教学的难点。

吻合——教学方法的吻合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有效的音乐实践活动,只有参与有效的音乐实践活动,学生才能和音乐进行亲密的接触和交流,才能应用知识,形成能力。张蕾老的设计与学情的吻合,通过口风琴的演奏、柯尔文手势的师生接唱、二声部的对比聆听,运用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构思新颖,平实自如,使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3专家追问——章博士揭开课堂背后的日积月累

章艺悦博士:请问张蕾老师平时是如何一点一滴日积月累来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的?

张蕾老师:我们新华小学以艺术为特色,教师一般会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每个年段我们都会跟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合唱意识和方法的训练。比如一年级主要奠定音准和认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声音概念,学会正确的发音姿势,学会聆听等基本演唱素养;二年级开始尝试简单的轮唱或者几个小节的合唱训练来帮助学生初步树立互相配合聆听的意识,老师一定要把握趣味性的原则,把生活中的小民谣、孩子们喜欢的小儿歌进行简单的二度创造,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体验中去感受;到三四年级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演唱素养,就可以开始进行短小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如“大家来唱”、“柳树姑娘”、“美丽的黄昏”等一些旋律优美动听的歌曲;五六年级可以尝试三声部歌曲,从1到6年级这个班级合唱训练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孩子们的合唱素养也是逐步渗透和提高的,所以说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功。


章艺悦博士:黄冠老师,您是如何打造出如今的名师工作室,又是如何在工作室中开展教研活动来培养年轻教师的呢?

黄冠老师:作为年轻一辈的名师主持人,名师工作室对我来说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更是努力学习的方向。怎样使工作室自然生长的教师个体融入优质团队,实现团队优化下的个体创生,做好实践问题解决的教师发展的路径,回归到工作室发展的初心与本质,我确定了工作室的一点两线的发展模式,即教育教学研究为核心点,开展多元路径下的教师发展线和多元平台下的区域辐射线。

黄冠老师组建的教师合唱团在2019年武汉市第四届校园合唱节比赛中荣获教师组一等奖,个人荣获优秀指挥奖


章艺悦博士:请问张蕾老师,为什么在这节课里选用口风琴来伴奏呢?

张蕾老师:我从1到6年级经常会根据歌曲不同的风格选择合适的小乐器助力班级合唱课。比如人音版音乐教材中的二年级《两只老虎》,可以用音砖等奥尔夫小乐器,通过演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轮唱,三年级《美丽的黄昏》、六年级《萤火虫》可以用吉他,五年级的《晚风》也可以用口风琴,还有一些小的打击乐器可以用在一些无伴奏合唱里面。

口风琴的音准好,旋律性强,给学生提供了标准的音准和和声的示范;与钢琴相比,口风琴小巧易于携带,能够有力地的辅助教师走进学生中,近距离地对学生进行声音的调控和指导,让我们教学显得更加得心应手,对音乐课堂起到调节的作用,让音乐课堂更加富有乐趣。班级合唱课面向全体学生,口风琴可以帮助每个孩子换一种角色来参与进来,在演奏中体验班级合唱的乐趣。

 

章艺悦博士:黄冠老师,您是如何基于情境化教学来指导张蕾老师设计和开展班级合唱教学的?

黄冠老师:我认为合唱和音乐教育应该是一个载体,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让孩子们学会聆听、懂得尊重、感知世界的多彩和生命的可贵。对于小学生抽象的歌唱技巧(如气息、声音位置等)和专业的乐理知识(如节奏、节拍等)不易理解。根据孩子们的身心特点,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情境教学法。教学中进行热身训练,包含了声音位置、牙关开合、横膈膜的运用。如吸气想象喝汽水闻花香,手摸肋骨感受肋骨的扩展,用狗喘气感受横膈膜的运动来演唱跳音、利用一级风暴二级风暴来感知力度的变化、用旋律线来感受音符的高低。利用音乐农村的情景开展节奏训练,如全音符是慵懒的小猪、附点二分音符是小牛叫声、二分音符是小猫、四分音符是青蛙、八分音符是小马等。


章艺悦博士:黄冠老师,能不能分享一下工作室在乡村支教的活动经历?是否有令您印象深刻的故事?

黄冠老师:2011年开始,我作为湖北省“国培计划”的授课教师,每年都参与乡村音乐教师培训计划项目,已经坚持了12年,送教送培达到50多次。最远帮扶的是新疆博尔塔纳蒙古自治州的博乐市,还有条件比较艰苦的甘肃天水和贵州铜仁的乡镇。

记得三年前在武汉市东西湖区的一所农村学校的讲座后,一名音乐教师跟我沟通,希望我能帮他们组建一个学生合唱团并作为指导专家,我欣然同意了。我先带着我们学校的合唱团去为他们孩子演唱,一是让乡村的孩子们亲身感受合唱的魅力,二是让城市的孩子知道自己的条件来之不易,演唱了四首歌后他们的校长非常感动,于是筹措资金,买了一台钢琴。合唱团就这样开始了。寒来暑往坚持了2年多后,在一次区级的六一活动展示中,就有了下面的视频:


黄冠名师工作室

武汉经济开发区黄冠名师工作室成于2019年,他们以音乐为纽带、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团队研究为主体,努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优秀青年音乐骨干教师。工作室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奖超过90人次,连续三年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年度优秀名师工作室称号。


 

张蕾老师这堂《大家来唱》带着孩子们乘坐了“水上奔驰”贡多拉,用口风琴吹着动听的贡多拉船歌,让威尼斯的民族风格“活”了起来,生动地示范了如何上好小学班级合唱教学课。下一期的直播中,还将有怎样的精彩呈现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4每周深化——崔教授解乡村教师的疑惑

崔教授在百忙当中挤出宝贵的时间,带领自己的学生在每周直播课后,与乡村教师面对面进行访谈交流,耐心地为老师们答疑解惑,一对一进行专业发展指导。本次交流为第三期,通过报名并入选的访谈对象是湖南省安仁县排山芙蓉学校谭清玲老师、城关中学李佞老师、湖南省邵阳市阳香梅老师、山东威海的音乐教研员马向华老师,还有之前就参加过讨论的英山五一小学的段华溢老师。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怎么说:

第一个发言的是谭清玲老师,她办公室的网络不太好,只好移到教室参会。谭老师谈到她的学校,过去是全校只有150多名学生的小规模学校,连合唱台开始都是用砖头垒起来的。现在学校重建大大扩容了,变成了硬件环境十分优美、设置齐全的学校,所教的初中生来自周围乡镇的优质生源,但这些孩子们基础的音乐知识十分欠缺,如何顺利过渡到初中音乐的教学,达到艺术课标的要求呢?以往谭老师在初一学年的第一个月,会对补习小学乐理知识…

谭清玲老师(湖南安仁)乡村学生的音乐基础较为浅薄,怎样转化为深度?

崔学荣教授:应结合欣赏、演唱、创造等多种感知活动讲解乐理知识,选曲可从学生熟悉的歌曲入手,演唱可选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曲目,欣赏可选用初中教材曲目,实现过渡。学段衔接也是本次课标革新的一个重点。这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是在幼儿园或小学没能受到合格的音乐教育。还有生源的音乐基础差距大的问题,崔老师介绍了“走班制”分级教学,把学生分为基础班和提升班,但乡村学校师资不足不能如法炮制,确实对音乐教师是很大的考验:上难了有的学生跟不上;上简单了会有学生觉得无聊。

阳雪梅老师(湖南邵阳)音乐课如何使用打击乐器?

崔学荣教授:不能“为了用乐器而用乐器”,应遵循为音乐服务的原则,配器的使用可以参考奥尔夫四类乐器的分类法,并与声势律动相结合。从“走神也能敲击”到“聚精会神才能敲准”,任务设置的难度十分关键。

李佞老师(湖南安仁)初中学生不爱表现,在音乐课上写作业怎么办?

崔学荣教授: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能点燃学生的兴趣点?并介绍了深圳刘宏伟老师《沂蒙山》课例。

段华溢老师(湖北英山)欣赏课课型中安排了演唱教学任务,需要教唱到完美的程度吗?

崔学荣教授:并不一定,但欣赏课中的演唱活动要遵循先听后唱的原则,学生积累充分的听觉体验后才会自然而然地唱出心声。另外可以用哼唱、默唱等多样形式,降低演唱难度。

马向华教研员(山东威海)音乐教学的增值性评价是什么?

崔学荣教授:这样的专题性研究,应从文献入手,可以多参考大教育学科的已有成果。


 

交流讨论将成为项目常态化的工作,每周一上午,你也有机会与崔学荣教授团队共同探讨,深入学习,通过点击“阅读原文”填表报名即可参与,也可以在德清公益公众号内留言,我们将择优录取全勤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