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实时新闻

自主体验与感受音乐|乡村美育E课堂第十一周周记

2024.01.05 77 字号

行远自知、笃行不怠

本周,王朝霞老师带领一年级组和二年级组的备课成员们,以粤教版一年级上册《顽皮的杜鹃》和二年级下册《木瓜恰恰恰》为教学内容,开启乡村美育E课堂第十一次课的教学。

 

一年级组

教研永无止境

 

一年级备课成员:李玉怡、邓昀芊、

潘玲、何林

 

 

一、课前准备

本周我们选取了粤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模仿大自然的声音中的《顽皮的杜鹃》,这是一首旋律优美、节奏活泼欢快,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的奥地利童谣。

1.重视模唱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将教学重点放在音高solmi的演唱,层层递进。首先模仿杜鹃鸟咕咕的演唱,再加入solmi的音高和手号进行演唱,最后通过对比连音和跳音的唱法,引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准确模唱这两个音,并和老师完成接唱活动。

2.设计旋律线

除此之外,我们设计了旋律线,帮助学生感受旋律走向,跟随旋律线用“la”完整模唱歌曲,准确表现歌曲形象。

3、预设课堂方案

     在前几周的教学中,E课堂团队反思并提出了在课堂进行中易发生的几个问题,例如:如何提高学生对音乐课堂规则的反应的正确性与灵敏性?如何灵活应对网络?以及如何更加准确歌唱?等,本周备课基于此预设了应对方案,在本周一年级的教学这三个问题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二、课堂情况

1、音乐课堂规则反应速度有所提升

    本周一年级《顽皮的杜鹃》的教学中,我们将教学难点设置为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准确模唱solmi,并和老师完成接唱活动,为了解决该难点,本课组设置了聆听律动趣味听辨模仿接唱的教学路径,其中步骤循序渐进,但规则却有所不同,据观察本周的教学情况,通过接近一学期的E课堂教学,同学们已能快速的识别音乐规则指令,并作出正确的音乐行为,既能自主体验与感受音乐,亦能大胆地表现。

2、提前预设,配合解决网络问题

    在跟随旋律线接唱咕咕的环节中,考虑到网络的不可抗力因素,在网络授课中可能难以与课件同步带领学生,因此本课组已提前录制了视频,但在教学中播放视频仍然出现了卡顿的问题,而学生面临的则是音乐体验不完整的问题,我们当即果断暂时关闭E课堂授课教师的视频与语音功能,仅共享课件,提高课件流畅度,同时与跟班老师配合,跟班老师辅助带领学生跟随视频演唱,完整歌唱后,E课堂教师马上提出评价与进行改善。

3、准确地歌唱问题仍需贯穿始终

在课前集备时,我们已预设了在歌唱中可能会出现音准问题,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们设计了趣味听辨、趣味模唱、手号演唱以及旋律线等教学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发现,部分班级能够准确接唱咕咕的位置,但不能唱准solmi的音高,在跟随旋律线哼唱时也表现出音准概念比较薄弱,因此在E课堂的教学中仍然要持续改进学生准确歌唱的问题,建立学生的音准概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课后研讨

针对本周的E课堂情况,本课组进行了复盘讨论。其中,最大感触是在进行上一课复习并导入新课时,均出现了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据此,我们在之后的课堂复习阶段会尝试情境导入的方式进行衔接新课,以防出现上述问题。在总结中悟出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为下一阶段的课程学习做好准备。我们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年级组

行知课堂

收获不断

二年级备课成员:李思敏、郑思翀、

王海宇、黎梦瑜、刘振菲

 

一、课前准备

基于上周《土风舞》的教学,学生已大致熟悉大切分节奏型的特点,因此我们二年级备课组选择了同样有大切分节奏型的歌曲《木瓜恰恰恰》。歌曲A乐段中的特殊衬词恰恰恰独具印尼特色,而B乐段的持续大切分,更为叫卖增添趣味。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可以用轻快的声音表现歌曲B乐段欢快、热闹的叫卖情境,引导学生在叫卖的情境当中玩转歌曲,了解多元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课堂情况

1、聆听为先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因此我们始终以音乐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在音乐中进行完成的,我们把歌曲所具有的独特旋律、节奏特点与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来积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自发性的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2、把握节奏特点

切分节奏是本课的难点,我们通过听节奏,打节奏,念读歌词,唱歌词等练习中循序渐进的感受切分节奏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3、情境贯穿

《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充满印尼风情的叫卖题材民歌。旋律流畅,歌词通俗朗朗上口。本身描绘的是印尼果农带着新奇美味的热带水果到集市上叫卖销售,具有情境故事性,很适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以及编创歌词等活动,以此增添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三、问题复盘

李思敏:

由于一些客观的因素如对学生的不熟悉(没有及时了解到上周班级是否停课、学生的识字水平等),在教学设计上过于理想化,使得计划实际实施的时候留下了一些遗憾,如在进行B段旋律的学习时,歌曲原速较快且一字一音(音符密集)、旋律音高相对跳跃(导致二年级的学生难以掌握这一乐段的准确的音高)、在律动的设计上也较繁琐(在课后复盘时,老师也提点了我们,大切分不一定需要一个音符对应一个动作,我们也可以双手击掌后双手摊开分别朝外划圈,可以很好地解决速度太快、动作繁琐导致学生难跟上的问题)。

 

郑思翀:

用情境贯穿课堂的学习,本节课的歌曲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长的,而且旋律带弱起,彼此衔接相当连贯,歌词又较为同质化、口语化,在学习与记忆上有一定困难。因此我们通过情境进行分割,让学生在每一环节的学习获得新鲜感和记忆点。一起赶集(引出主题)-集市上卖什么(多次有注意地聆听)-第一家店(A段)有什么(再次聆听)-跟着节奏吆喝(学习节奏与歌词)-出示乐谱,完成节奏型知识学习及交互学唱-第二家店(B段)有什么(再次聆听)-叫卖声不同(学习节奏与歌词)-出示乐谱完成节奏型知识学习及交互学唱-集市上还有什么店家(创编歌词,加强旋律及节奏型的记忆)。

 

黎梦瑜:

这节课所学的歌曲《木瓜恰恰恰》在旋律方面较多跨度大的音程,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唱旋律时学生难以辨别音符,只能凭记忆哼唱,直接带入歌词教唱的效率更高。这一问题反映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识谱训练做得较少,学生在学唱歌曲仍停留在模仿的阶段,在今后的教学中可适当的增加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