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实时新闻

一纸窗花,带你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 | 第二季名师音乐课堂第三课《窗花舞》

2024.04.19 25 字号

2024年4月17日晚,第二季“助力乡村美育”名师音乐课堂公益直播第三课《窗花舞》在米多多公益直播间开课,该课例由安徽省合肥市王蓓蓓小学音乐教育名师工作室选送,合肥市红星路小学田梅老师执教,当晚直播活动由浙江音乐学院二级教授、音乐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义教《艺术课程标准》修订专家崔学荣博士主持。

 

田梅老师是如何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奏一奏、唱一唱、画一画、演一演等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如何通过解读音乐与故事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崔学荣教授点评:

这是一节融合传统与现代、凸显音乐与文化、注重实践与体验、充满活力与创意音乐欣赏综合课,整体框架结构清晰,凸显了课程内容的结构化设计理念。田老师以喜儿的故事为切入点、以“过新年”为故事线,以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为知识线,将两条线索明暗交替。围绕作品中音乐要素的具身体验、探索实践为目标来建构这堂课,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多样化感受体验,通过参与式聆听、乐器演奏、创意舞动、编唱歌词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到“过新年”的热闹气氛和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传统美德。师生互动效果好,体现艺术新课标所倡导的课程综合性实践性体验性以及一二年级学习活动的情境化趣味化生活化综合化等特点。

 

1“探究小学低段中国传统音乐欣赏课”

          ——田老师分享执教感受

田梅

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小学音乐教师

合肥市小学音乐骨干教师

安徽省第九届小学音乐现场课一等奖



《窗花舞》作为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过新年》中的一首管弦乐作品,是中国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经典片段。田老师是如何进行课前思考、课中打磨以及课后问题反思的呢?

课前思考——找回初心,确定教学主线

田老师与团队通过细致分析作品后发现,《窗花舞》包含了大量的人文信息与音乐知识,具有非常高的美学意义文化意义。田老师在课程设计最初也无法确定教学的主线,有点迷茫和不知所措,经过反思和自我追问后确定: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经过共同研讨,最终确定以“新年好”为单元主题,将“过新年”作为故事线贯穿课堂始末。

课中打磨——做孩子成长的领航员和知识体系连接的脚手架

在新课的导入部分,田老师用“喜儿”的剧照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过新年的情境。在三个乐段的学习中,根据喜儿的故事发展一步步深入推进并一一解决了音乐中出现的知识难点。课中,田老师以师生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进行自主创编,提升了课堂的效率,田老师运用跨学科融合的方式,在课程结尾设计了剪窗花送祝福的活动,简化的过程,让学生们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进一步深化和外化。

课后反思——如何上好一节课?

有些遗憾的是,基于当时课例视频录制的限制,田老师简化了课堂上学生具体实践和操作过程以及学生主动性探究的内容。在不同的地方试教中田老师发现,越是低段的孩子,在音乐的接受能力上越是没有城乡和地区的差异,孩子们对音乐的反应都是一样的积极、灵动。

课后,田老师和团队也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我们到底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到底怎样上才能算是一节好课?”这大概也是每位老师一直都在寻找的答案。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田老师强调最多的点。教学中设计了有许多让学生们动起来的环节,如“随音乐有节奏地模仿剪窗花和贴窗花的动作”,“听辨三角铁的声音,并模仿敲一敲。”二年级学生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身心可塑性强,但同时有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所以田老师尽量为学生营造故事情境,创造实践机会,让他们在玩中体验在玩中创造

 

田梅老师:

未来在王蓓蓓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我要不断学习、探索,哪怕力量微弱如萤火,也要为孩子们的音乐之路点亮一盏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一颗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种子。

 

2“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音乐与文化的碰撞”

          ——王蓓蓓老师课例点评

王蓓蓓

安徽省音乐特级教师

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

合肥市小学音乐(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合肥市小学音乐学科带头人

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小学音乐教师



本课例是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王蓓蓓小学音乐教育名师工作室进行小学低学段音乐欣赏课中——中国传统音乐欣赏课研究的成果课例。主要进行两个方面的课程教学教研:一是希望把小学低段欣赏课上的扎实有效,学生喜爱二是为音乐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范式。老师们进行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经验。

重视艺术实践  提高审美自信

《窗花舞》是一首运用西洋管弦乐演奏的中国典型民歌风的作品,除了使用大量的西洋管弦乐器,还加入了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田老师以听辨传统打击乐器为切入口,以锣、鼓、镲典型的音乐特征引导学生从乐器音色的听辨再到节奏,最后加入乐器的现场伴奏,循序渐进,既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又提升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现艺术的“原本性”

突出学生主体  教师引导为辅

2023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文件提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实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功能。音乐课就是美育浸润的重要途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到学生的主体,将课堂主人翁的地位还给孩子

田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让学生感知参与音乐,在自主创编中感同身受,引导学生自己编创舞蹈动作,参与到音乐表演、剪窗花等实践,让学生体验创作的愉悦,从中找到自信。

提炼教学教法  实践教学范式

工作室团队在教学研究中提炼出了五种教法:

1.创设情境:从讲故事入手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助人物剧照来呈现会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更好地进入到作品的情境当中去,在潜移默化中将抽象的音乐具象化。

2.舞蹈律动: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大多数表现的都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田老师采用自己创编舞蹈动作的形式来进行舞蹈律动表演,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融入音乐中。

3.可视化音乐:田老师在教学设计中贯穿了一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原本性音乐”,原本性音乐是综合的艺术形式,将语言、动作、舞蹈、美术等结合在一起的。以一条“鱼”的图形谱来表示旋律,让学生对音乐充满了好奇与期待,让音乐变成了可视化音乐。

4.综合性艺术表演2022版艺术课标让学生亲自参与音乐中成为一种趋势。教师通过综合艺术表演的方式,来培养孩子能够主动地“从自己内心出发”。

5.即兴合作,提升想象:田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善于捕捉学生在聆听过程中的即兴表演,这是发自他们内心的、对音乐的感知,值得发现,值得展现,值得发扬,这也是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内在音乐本能。

 

王蓓蓓老师:

这是一节建立自由开放课堂,解放学生天性的课;是一节创设音乐欣赏情境,提升学生兴趣的课;是一节采取趣味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是一节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的课;是一节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创造力的课;还是一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课。它也充分体现了我们通过音乐这门学科践行着美育育人的美好愿景,正如,我们工作室一直以来的工作理念,希望和广大的音乐教师一起“音为有爱,向美而行”!

 

王蓓蓓小学音乐(教育)名师工作室



合肥市王蓓蓓小学音乐(教育)名师工作室是合肥市“三名”工程之一,由合肥市教育局、合肥市人才办共同授牌命名。工作室致力于增强合肥市小学音乐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以提高合肥市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质量,提升小学生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秉承以名师和导师为专业引领、教学研讨为主要内容,课题研究为重要载体、合作互助为主要方式,在合肥市教育局、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自主开展教科研活动。工作室向全市小学音乐教师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全方位地帮助音乐教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教育教学重点问题的研究,努力让“名师工作室”成为音乐教师交流思想、智慧碰撞的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3精研覃思——跟随崔教授深度思考

崔学荣

浙江音乐学院二级教授

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国家义教《艺术课程标准》核心成员



崔学荣老师问:

请问田梅老师,您在教学中是如何对音乐作品内容进行结构化分析,并依据什么线索引导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的呢?

田梅老师答:

我觉得在教学中不论是遇到什么作品,首先教师对整首作品的把握和挖掘是至关重要的。我一般是通过作品分析和反复聆听先确认音乐的曲式段落结构。再通过段落的结构化分析,找出每个部分的音乐要素与整首作品的创作背景或是与背景故事之间的联系,并把整首作品情境化、故事化。不同的音乐活动我主要是依据“音乐本体”“学生主体”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创设的。依据“音乐本体”说的就是从音乐本身的音乐性以及各个音乐要素出发,找到作品内在的音乐关联。与此同时,在设计学生参与伴奏时我则是从“学生主体”进行考虑,根据二年级的学情分析聚焦关键能力的培养“以学定教”、“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教师一定要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在与学生的不断交流反馈中,找出学生最易于接受的内容,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当然,除了需要鼓励学生自主创造,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因此音乐本体和学生主体会是我设计教学活动时参考的两个重要指标。

崔学荣老师回应:

田老师及其团队在教学构思中,能够抓住“音乐本体”和“学生主体”这两个关键要素,进行教学设计。每个环节的动设计精细有效、学生深度体验。

崔学荣老师问:

请问王蓓蓓老师,您和工作室的老师们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关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主体”这件事的呢?

王蓓蓓老师答:

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话多”、“不敢放手”的原因有三:一是对学情不够了解,二是教师在教材挖掘方面不够深入,三是教师不能接受所谓的“失败”。针对以上问题,在日常课堂教学上可以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学生才能轻松的自主参加音乐活动。

2.教师熟悉、吃透教学内容,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助力学生自主学习。

3.教师要语言精准,问题有效,可以提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4.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主动学习,树立信心。

5.教师要能够接受不完美课堂,接受所谓的“糟糕”。

总而言之,我们教师在课前案头工作深入一些、仔细一些课堂教学中轻松一些,留白一些对待学生信任一些、放任一些;应该就离实现教师引导下的自由课堂更近一些!

 

崔学荣老师回应:

教师在教学时注意处理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模仿与创造”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根据音乐特点为学生设计一些体验活动,但教师不要满足于学生的模仿体验,活动不要到此为止,还要留给学生继续延展、充分表达个人想法以及创新发展的机会,要启发和鼓励学生还能怎样做。通过音乐创造活动,丰富学生想象力,学会运用音乐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意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创意实践素养。

崔学荣老师问:

请问田梅老师,你在这节课中是否有意识设计创意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通过活动参与、发展创意来实践核心素养?同时,这一活动设计,又是如何反哺教师的艺术创新思维和创新教学能力的呢?

田梅老师答: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我也常常在上一些展示课时有多方面的顾虑,往往在上课的时候会担心,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会不会有课堂失控的情况,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潜意识里还是会尽量选择保守做法。回顾这节课,我就会觉得其实还是有很多可以改进提升的空间。比如在用打击乐器伴奏的环节,如果可以,我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聆听设计出不同的伴奏型,并让他们尝试奏一奏,通过实践总结再找出一个比较合理且大家都比较喜欢的方式来参与伴奏。在这样的活动设计和课堂实践再反思的过程,我觉得这也是教师个人在不断突破和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过程。教师的艺术创新思维和创新教学能力也在与学生、与课堂教学的反复碰撞中产生的新火花。所以我常常觉得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以美润心”“以美育人”的教育,对于老师自己来说其实也是一样受益。今后我也会在教学不但实践反思、将促进学生通过活动参与、发展创意实践核心素养为己任,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崔学荣老师回应:

让学生在趣味化、创造化的活动中养成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让实践活动同时启迪师生的创新智慧,美育活动同时浸润教师和学生。

崔学荣老师问:

请问王老师如何带领团队老师开展主题教研,有效落实艺术新课标或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呢?

王蓓蓓老师答:

我们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一直都以“审美育人”为目标,落细、落小、落实艺术新课标,基于工作室的工作特点,我们一直把主题教研作为教育科研、提升教学能力、育人效果的主要途径。

基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于舞蹈教学要求更具体,也增加了教学比重,对舞蹈教学提出的内容与要求,因此我们在舞蹈与音乐融合的课堂中多采用以下教学范式:

1.情境教学法:创设课堂舞蹈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舞蹈世界,有利于充分理解音乐,引起共鸣。

2.直观感受法:在教学时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带领学生直观感受民族舞蹈特色也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3.节奏律动法:节奏在音乐及舞蹈中都是极为重要的基石,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节奏律动的方式带领学生体验、感受音乐,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

4.趣味游戏法:在教学中,与学生做游戏是一个非常有效且有趣的沟通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开心、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学生自身对音乐的感知力。

5.综合表现法:音乐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是将语言、动作、舞蹈等紧密结合的艺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综合性的艺术表现音乐应时而生。

6.知识简介法:通过舞蹈知识的介绍能让学生更加直接的了解各类舞蹈风情。

7.舞蹈展示法:民族音乐作品大多数表现的都是中国民族民间的风土人情,教师展示民族民间舞蹈能够直接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崔学荣老师回应:

王老师所带领的团队能够根据国家最新政策文件,聚焦关键问题开展主题教研,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精神导航、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唱游教学研究以及音乐与舞蹈等跨融合教学研究等,促进艺术教育教学研究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无疑是对落实艺术新课标以及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完美诠释。


网友提问

课例中的“小鱼”的窗花是怎么设计的?是根据哪些元素设计的呢?

田梅老师回答:

当时在设计这个环节时,我们首先考虑的第一要素肯定是从音乐本体出发,前半段的音乐适合演唱。我们就设计了歌词的创编与表演,后半段的音乐就显得更加活泼跳跃。但是音高不再适合演唱。反复聆听后,我们发现这段音乐的每个乐句都给人一种对称的感觉,于是我和我的导师王老师以及教研团队在一起进行深入挖掘,在众多的方案里,我们庐阳区的一位音乐老师——王橄老师设计出了一条“鱼”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我们一致认为这条鱼不仅与我们的中国年俗“年年有余”完美融合,也非常的便于学生接受和记忆,于是我的几位导师和美术老师就又从这条鱼的方向和笔画上做了一些细节修改,让鱼的笔画与我们的音乐高低起伏和节奏变化更好的融合,才有了最后的“小鱼”图形谱的完美呈现。这条“小鱼”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它的背后凝聚的是我们的团队、我们的学生还有我们姊妹学科老师们共同的集体智慧。

 

网友提问

如果音乐老师们自己没有舞蹈基础如何在课堂中加入舞蹈教学模块呢?

王蓓蓓老师回答:

很大一部分音乐教师可能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舞蹈培训,但我认为小学音乐教师的舞蹈技能不等同于舞蹈演员或是舞蹈专职教师,我们需要的舞蹈技能是服务于普通音乐课堂教学、普通小学生的常规性技能,大多数小学音乐教师都基本具备,或者通过基本的技能培养都能达到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进行舞蹈模块教学的能力。我想音乐老师们能做到以下三个方面即可:

第一,具备一定的舞蹈理论知识。一是对舞蹈理论的基本了解,二是对舞蹈动作的基本了解。

二,具备基本舞蹈表演技能。一是动作协调,二是动作模仿,三是能够完整表演各类舞蹈。

第三,具备简单的舞蹈编排能力。一是故事性歌曲或音乐的编排,二是民族舞蹈的编排,三是音乐剧或舞台剧的编排。

老师们的动作示范也许没有那么的标准,也许没有那么的完美,但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这种热爱会通过表情、动作直接的传递给学生,我相信只要老师们用自己的热情和热爱感染着引导着可爱的学生们,音乐舞蹈的课堂一定会更加生动精彩。

 

4热度不减——报名地区又新增!



又过了一周的时间,目前我们已经收到了一共1905位老师的报名信息,有组织的报名听课人数是越来越多了!特别要单独点赞的是:在湖北省黄冈市教育局的倡导下,黄冈市全市10个区县的教育局纷纷响应,组织当地音乐老师们参加直播间的学习,共计573人报名听课!再次感谢老师们的参与与关注~


 

优秀笔记展示

 

当前,2025年“音籽米多多合唱团”也已经正式开始招募了,有意向报名的老师们一定要记得每周学习打卡哦~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老师们的优秀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