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带来三件“法宝” ,几百名学员瞬间被激活
合唱训练营
兰迪传授柯达伊 |Chorus
2025年7月9日,米多多合唱训练营专家讲堂迎来了第一位授课专家——李斯特中心-匈牙利文化中心(北京)专家兰迪(Lánczky Edit)和翻译徐佳柠老师。作为本次合唱周的协办方,兰迪老师是我们的老朋友了。
本次课程以“柯达伊教学法在合唱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主题,为全国14个地区258名乡村音乐教师传授匈牙利国宝的“魔法”。
柯达伊专家—— Lánczky Edit 兰迪老师
李斯特中心-匈牙利文化中心(北京)教师,厄特沃什·罗兰大学音乐和唱歌硕士、乐团指挥、大提琴手、声乐老师,柯达伊教学名师。兰迪老师从2019年开始,一直参与“快乐合唱3+1”项目县的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公益培训。
翻译徐佳柠老师
李斯特中心—匈牙利文化中心(北京)项目经理
如何快速教唱歌曲
兰迪老师首先用一条短小旋律带领学员进行轮唱体验,兰迪老师让大家思考:
柯达伊哪些实用方法能够让合唱教学变得有趣容易。
三个法宝
听觉方法:
教师不带唱名哼唱旋律,学生结合教师的哼唱唱出旋律唱名。
在卡农练习时,兰迪老师将原来的旋律移高五度,并延后一小节进入,作为旋律的二声部让学员们合作演唱。随后,在大家演唱的同时,她又将原旋律速度放慢一倍,作为第三声部进入,学员们在兰迪老师循序渐进的指导下,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合作完成了三声部卡农的创作与演唱。此时,报告厅回荡着和谐美妙的乐音。
兰迪老师非常重视节奏的读法。她强调,每一个节奏都有自己的节奏名称,可以根据不同的节奏,读出其节奏唱名,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并直观地感受不同节奏的特点与规律,加强对音符时值与节奏的认知。
手势方法:
学员们对柯达伊教学法中的柯尔文手势普遍比较熟悉,但很多学员无法做到准确运用。在兰迪老师的帮助下,大家终于明白柯尔文手势的运用必须紧密结合音的高低进行,尤其在针对骨干音的准确歌唱进行练习时起到重要作用。兰迪老师强调,每个音都有相应的唱名,可以用相应的手势表示,它们的对应关系是唯一的,例如升fa唱作fi,升sol唱作si等,这些变化音的手势与其原音的手势是有区别的。
·通过对熟悉的旋律中某个音的静默演唱,或是用动作代替音高来训练学生的内心听觉;
·教师边做柯尔文手势边哼唱新旋律,学生结合视觉与听觉,将新旋律的唱名唱出来;
·教师不出声,只结合音乐的节奏与音高用柯尔文手势表示出来,学生观察并记忆,随后将旋律有节奏地唱出来。
以上是兰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常用方法,而这些方法的难度是逐级递进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模仿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老师带着学生,学生模仿老师,边唱边做。
乐谱方法:
兰迪老师非常注重歌唱中的多声部练习。她让大家在不同声部练习唱 la do mi la这四个音,让每个声部保持长音进行练习,让学员从合唱的声音中寻找和体验和声的感觉,之后过渡到和弦练习中,在保持一个音的同时加入主旋律的歌唱。
在多声部歌唱中,兰迪老师常常采用“卡农”的方式带领大家体验合唱。她强调,卡农是一种复调音乐,让相同的旋律在不同时间出现,在不同声部上重复的形式。
Tips:
兰迪老师的这些“法宝”遵循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能够让学员们快速熟悉旋律,且能将所学音乐长时间记忆。她常常给学员们布置一些虽然有些难度但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学习任务。兰迪老师说:“让孩子歌唱前形成思考的习惯是很重要的”,孩子演唱时内心必须伴随思考,自己要唱这个音的音高位置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不能盲目歌唱。指导的老师更需要思考,老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搭好梯子,让学生一开始就知道什么是好的音乐,什么是正确的演唱,更重要的是,老师要带给学生好的音乐,进行美的熏陶,让音乐的美浸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学员被激活
五名学员上台与台下学员在兰迪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手势唱名练习,现场其乐融融,演唱的歌曲中多次重复的旋律,结合柯达伊手势,这种合作方式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加强音高概念。
兰迪老师现场用匈牙利语演唱家乡民歌,让学员猜测歌词的寓意,学员们在听过会纷纷举手回答是思念家乡的声音,兰迪老师欣慰的笑了,强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需感受歌曲情绪,才能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欢乐大合唱
《巴尔多什·拉约什:篝火旁》合唱示范课
7月10日上午,重庆市南川区阳光少年米多多合唱团的小朋友们加入了兰迪老师的合唱课堂。兰迪老师首先带着孩子们围成圆圈,面对面,两两组合,加入体态律动体验歌曲的情感及韵律。作品展现了乡村晚风,钟声鸣鸣的美丽景色。
合唱中兰迪老师着重讲解了唱歌时的内心联想与节奏辅助。方式强调了用肢体动作辅助孩子找到音准。对待孩子要让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变成看的见摸得着的,让声音具象化。
“我们要相信孩子,只要他们认真答应了的事情,就一定会去做好,循序渐进地教导他们”。当老师把对声音的要求具象化到肢体以后,孩子们明确了要求就一定能够完成的很好。
在这首《巴尔多什·拉约什:篝火旁》作品中,兰迪老师用实例带着大家体验了肢体引导声音的神奇效果。孩子们很快解决了发声位置不稳、节奏不稳、音色不统一等一系列问题。
兰迪老师在与重庆南川区阳光少年合唱团示范时以肢体以引导为主,同时运用生动夸张的反面事例让孩子们明确了她对声音的要求,过程轻松愉悦。同时她还让台上示范的小朋友们走下去与台下的大朋友们对唱相同乐句,既向孩子们明确了要求,又向老师们展示了好的教学,现场氛围积极活跃。
学员笔记与寄语
兰迪老师说:“我认为好的课堂是能够让学员感动的课堂”。她将柯达伊教学法巧妙的编进生动的合唱中,层层递进,学员们积极互动收获满满。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两天的课程转瞬即逝,大家把千言万语都留墨于纸,作为一个小礼物赠予了兰迪老师。让我们一起看看学员们认真记录的笔记与对兰迪老师的寄语吧!
课后德清公益理事长李克梅为兰迪老师颁发证书并献花
不止是上课
7月5日,兰迪教授专程从北京赶到了湖南省安仁县,指导了安仁县实验学校“快乐之声”合唱团,并在7月7日晚上带着孩子们登上了长沙音乐厅的舞台。
7月10日下午,结束教学后,兰迪老师不辞辛劳指导音籽合唱团进行发声练习。还来到其他四支教师合唱团的排练现场一一进行指导。
从2018年开始,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联合李斯特中心——匈牙利文化中心(北京)为快乐合唱3+1项目县开展了19次培训,受训老师达到3435名师生,兰迪老师今年更是在湖南、湖北、重庆三地开展培训,线上线下马不停蹄。
在兰迪老师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她对孩子的尊重,对自我的高要求,能够看到她对合唱的责任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