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实时新闻

让孩子们动起来 | 乡村美育E课堂第七课周记

2023.11.28 99 字号

乡村美育E课堂第七课周记

——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本周,王朝霞老师带领一年级组和二年级组的备课成员们,以湘艺版一年级下册《理发师》和湘艺版二年级下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为教学内容,开启乡村美育E课堂第七次课的教学。

 

一年级组:

直面问题,教学相长

一年级组备课成员有:潘玲、邓昀芊、何林、李玉怡


一、备课时集体讨论

本周选取湘艺版一年级下册《理发师》作为教学内容,上学期我们也上过这一课,我们考虑到一年级上册的学生音高概念处于尚未明确的阶段,因此我们在备教学内容时,删减了手号学习的部分,将重点放在音乐情境的体验、节奏的感知和歌曲的学唱上。

除此之外,备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预备工作:与跟班老师提前沟通。网络授课存在局限性是上学期E课堂开始就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例如课堂纪律的管理、音乐规则的实施等,在上一学期的授课中,我们曾想过先发送律动视频给孩子们预习,但又考虑到在课程中,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激趣学习体验会遭到破坏。后来在每一周华师E课堂团队的经验总结中,我们想到了这个好方法——与现场跟班老师进行提前沟通。沟通的内容是什么呢?

1.沟通教学内容。把课件和教案提前发给跟班老师,帮助跟班老师熟悉课堂流程,便于辅助课堂的流畅进行。

2.沟通教法。便于跟班老师辅助E课堂授课者更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例如在实行双人互动律动时,则需要跟跟班老师在现场代替E课堂授课者扮演 “分配以及管理”的角色。

流畅、有效的E课堂是建立在E课堂授课者、学生以及跟班老师这一稳定的三角形关系上的。

二、上课时灵活调整

课堂中学会发现学生的问题,灵活取舍教学目标,转变教学方法。在实际上课过程中仍出现了“分句也难以唱准的问题”,仔细思考,可析出:

1.学生的音高概念尚未形成。学唱时容易出现乐句“头准尾不准”或“头不准尾准”的情况。

2.学生对于音乐课堂模仿、接龙演唱的规则尚未明晰。

在课堂进行中,迫于教学时间,我们果断简化教学目标,将学唱的焦点从完整学唱转移到接唱劳动工具拟声词,深化学生的律动演唱体验,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不停地接唱,强化学生对音乐指令的灵敏反应。

除此之外,我们组这周更加关注以学生为中心,从“关注教师教学内容”转变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增添师生间的互动环节。

 

三、下课后积极反思

基于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在课后反思中,我们又有了更多的思考。

问题1:如何解决在模唱环节中乐句“头准尾不准”或“头不准尾准”的问题?

归根结底,学生在演唱一个乐句时出现“头准尾不准”或“头不准尾准”的问题是未建立起音高概念而导致的,学生在模仿演唱时对于乐音的走向不明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旋律线模仿演唱、阶梯模仿演唱等方法,用直观的图像描绘出演唱的走向,初步建立他们的音高概念,引导学生更加准确地演唱。

问题2:如何提高学生音乐课堂规则的反应灵敏性与正确性?

E课堂授课团队的统一。接续课时的规则统一是强化学生音乐规则的重要因素。

E课堂授课者与跟班老师的提前沟通。要想提高学生音乐课堂规则的反应灵敏性与正确性,创造有效的E课堂,三角关系(E课堂授课者、学生以及跟班老师)要抓稳。

各个教学环节的反复强化。首先是语言(指令)的设计,简洁明了的语言,能让学生更快地捕捉到关键信息。其次是将特定指令与行动关联,指引学生做出相应的回应。最后则是在教学环节中反复强化。

 

二年级组:

重视即时讲解,

让活动视频真正发挥“辅助”的作用

二年级组备课成员有:李思敏、王海宇、郑思翀、黎梦瑜、刘振菲


 

上学期的实践中,我们为了规避设备网络的障碍,“逃避”远程教唱质量的问题,已经习惯提前录制视频作为各学习环节的指引。然而教学过程中还是发现“知识的诅咒”终究影响了我们:视频呈现的理想活动状态和学生的现有水平还是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习得过程,将活动视频作为各个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已不能满足E课堂质量提升的需求。经过实践发现,此时精心准备的即时讲解、即时示范、即时沟通依旧是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让简明扼要的讲解、准确清晰的示范、循循善诱的沟通直击教学素材的主要矛盾,让活动视频作为丰富形式、激发兴趣的环节“结算画面”,或许能帮助E课堂不仅仅实现“让孩子们动起来”这一初级阶段的目标。课后我们积极反思:

问题一:如何解决远程线上学习中老师与学生的师生互动问题呢?

在线上上课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线上的视频小框很难去同步学生的上课状态。即使有跟班老师在旁边监督,也时常会出现学生反馈不积极。在学唱几遍歌曲之后,学生也会出现松懈、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堂课上的评价这一块做了一些尝试。在二年级学生学唱了几遍之后,我邀请了几个小朋友来对班级的表演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学生的评价,找到他们在学唱过程中遇到的难题:①速度太快;②对于唱名还不熟悉。于是,根据现实情况迅速调整学习进度。在不断反复的生生评价中,反而感受到网络那头学生的积极性被真正调动起来了。

问题二:学生对同头异尾的乐句难以分辨,容易唱成一样的乐句。

我们用旋律线和音乐阶梯来辅助学生建立音高关系,但又发现,“异尾”部分单独模唱时学生能够唱准,带入到歌曲当中却还是会忘记,原因有两点,第一,学生识谱技能未掌握,仍未建立起“123”与“do re mi ”之间的联系,这是较为重要的原因;第二,学生没有乐句的概念,当老师告诉学生,第一句是“do mi sol”小阶梯,第二句是“do mi do”小阶梯时,学生不知道哪里是第一句,哪里是第二句,自然唱不对“异尾”。因此,我在学生能单独模唱准确音乐阶梯之后,为不同的音乐阶梯涂上不同颜色,通过色彩辅助学生分辨“异尾”,找到乐句的不同,使仍未能识谱的学生在完整歌唱的时候能更直观、快速地通过色彩来判断,这一句的尾巴是哪一个小阶梯。但通过二年级学生对“do mi sol”和“do mi do”辨别困难这一问题,也反映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识谱训练做得较少,学生在学唱歌曲仍停留在模仿的阶段,在今后的教学中可适当的增加该教学设计。

 

通过这一周的教学实践,老师们在下课后积极反思,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今后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乡村美育E课堂将继续努力,为乡村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美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