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严惠教授用纯净歌声传递心声 | 合唱与指挥名师课堂第九课
当当当~
米多多公益直播间开课啦~
合唱女神——苏严惠教授闪亮登场~
在大家的共同期待下,魅力四射的苏教授在合唱与指挥名师课堂中首次亮相,妙语连珠地讲述了她独特的合唱见地,高屋建瓴,掀起了本系列开播以来的一个新高潮,当晚共有9964名观众观看了这场美育盛宴,直播间反响热烈,课程播放次数共计17009次,点赞数更是高达46797次!
授课专家——苏严惠教授
苏严惠,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合唱指挥教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国家全额资助公派意大利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合唱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校合唱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合唱协会副会长。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广州合唱团、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艺术总监/常任指挥,广州天河摩星轮少儿合唱团艺术总监。
苏严惠教授带你探寻合唱的意义
合唱是真诚的发声 纯净的歌声净化心灵
“合唱音乐一定要走进人心,合唱音乐一定要传递心声。”
“只要我们坚持,只要我们热爱,这门艺术没有我们攻不下的难题。”
“五线谱的教学不是遥不可及,我们可以通过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进一步推进实现这一目标。”
“音乐这门艺术是艺无止境的,我们永远在追求完美的路上。”
“合唱指挥既要担得起广济天下的志向,又要耐得住独善其身的磨练。”
......
苏教授认为,合唱真正要做的是让孩子们在歌唱中体验人声之美,在合唱中体验“心有他人,彼此融入”的合作精神。
苏教授在这堂课中围绕《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中音乐学科的课程要求(以下简称新课标)为例,讲述了新课标中对学生识读乐谱、歌唱、多声部合唱等方面要求的具体内容,并重点围绕这三个部分展开,引导大家建立正确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点:
合唱教学的第一环节:合唱教学的第一环节是音乐能力的培养,只有全面提升学生的识读乐谱和视唱练耳能力,才能让合唱教学的“歌唱”与“合作”这两个重要环节得以在坚实的基础上完成。
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方法:包括单声部个人能力的音组模唱、唱名手势辅助的音阶及音程构唱,唱名手势在多声部叠加、音程及和弦构唱中的方法运用等。
合唱的横向和纵向:横向进行的是单声部旋律,要注重声部自身的统一;纵向进行的多声部构建的和声进行,要注重声部间的平衡及音色融合。
合唱教学 苏教授有妙计
课堂中,苏教授根据新课标中所提到的“重视对演唱姿势、呼吸方法、音准和节奏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演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这一内容,为合唱中的歌唱教学提出了以下建议与要求:
良好整体歌唱的要点
①人声是一件乐器:一个好品质的嗓音能够陪伴我们终生;
②歌唱是一种运动:在歌唱前要做好热身,科学地进行歌唱;
③用物理的方式理解声音:把声音具象化,客观认识自我的声音;
④歌唱是身体—大脑—心灵的一次沟通:建立三者的联觉,帮助孩子更快能够做到自我的认知,建立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重视提升声音的空间感
空间感决定着合唱声音的质量,有时即使音高达到了,但空间感不足也会影响听觉上的感受。关于如何提升声音的空间感,要点在于以下几点:
①保持积极的状态,充分的打开口腔;
②控制音量保持高位置,尤其注意起声的时候挂在高位置;
③保持充分的气息推动产生共鸣;
④保持音符、音乐间的充分连接,行腔咬字之间的连接。
听觉能力的培养与自我调节
①声音的方向:重视长音练习,长音的训练能更好地锻炼听觉,这也是检验个人歌唱全方位较为核心的试金石;
②声部的地位很重要,注意培养学生和声音响的意识;
③和声音响的意识:重视和声音响的层次感,即音律关系、音区关系、等量关系,注意和声的功能和色彩,做好纵向音响的平衡。
多声部意识的培养
①在作品选择中,改变传统的旋律主导的歌配声部写作的选择思维;
②倡导演唱真正以和声思维写作的优秀合唱作品,尝试更多符合当下时代审美的原创合唱歌曲;
③在选择合唱曲目时追求有高品质多声部混合音响的歌曲,而非只是旋律动听的歌曲。
歌唱的教学
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唱会、唱准,做到合唱歌曲的完整性。之后进一步做到唱好,即和语言相关的文学了解清楚,尽量做到歌曲内容所要求的语气、逻辑重音等,最后做到唱美,即意境与情感及对美的塑造。
“唯有热爱 不可阻挡”
有问题别怕!苏教授来解答
Q
孩子们歌唱时音头没有力量,声音虚,应该如何改善解决?
A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要重视孩子们起声的状态,同时注重声母以及韵母结合的咬字发音,注意呼吸送气过程中速度的推动关系;可以用跳音或断音演唱的方法重复练习乐句句首的咬字,适当加大字的着重力进行训练,尝试改善孩子们的发声问题。
Q
低年级合唱团识谱能力有限,旋律学唱可采用怎样的方法?
A
旋律学习的基础包括音高和节奏,建议老师们在练习的时候要着重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音高关系,多使用唱名手势帮助学生建立巩固的音程关系,在平稳的速度下比较每一个旋律片断中节拍与节奏的关系,节奏之间的相同之处与变化之处。因为尚处于以模仿为主的低年段,特别是小学1-2年段,主张音乐感知的感性培养,可釆用教师直观的范唱来带动学生整体的歌唱,用口传心授等方法进行母语教学。
Q
闭口音应该如何训练?
A
我们建议老师们可以尝试闭口音开着唱,然后用“mi”有哼鸣振动的声母带动“i”母音进行练习,可以由高向低设计级进或跳进的练声曲,以连音唱法为主多加练习。
Q
怎么训练歌唱时的高位置?
A
声音的高位置训练方法可以有多种样式,如有从高向低下行方向设计的连音唱法的练声曲,还可以有从低到高大跳设计的跳音唱法的练声曲。无论是从高到低的高位挂唱练习,还是从低到高跳进的高音同音重复训练,都是为了增强对高位置发声过程中连音、跳音练习所建立的肌肉记忆。
快来围观:企业微信群学习动态新鲜事儿!
霞霞老师
音籽推荐官
今天我向大家推介西北地区的一位优秀老师——来自新疆的张岩老师。
张岩老师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郊区乡寄宿制学校音乐教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郊区乡寄宿制学校的张岩。参加德清公益乡村美育教育合唱与指挥名师课堂,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学习和体验。我认同德清公益乡村美育教育的理念,即通过艺术教育特别是合唱和指挥,去提升青少年的艺术素养和全面发展,让我看到了音乐教育的深远影响。
合唱与指挥在乡村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合唱是一种集体艺术形式,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合唱,孩子们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配合整个团队,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指挥是合唱的灵魂,要引导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和表现力。
如何将合唱与指挥应用到乡村音乐教育中。在名师课堂中的老师们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我了解如何选择适合孩子们的歌曲和教材,如何进行有效的排练和指导,以及如何评估孩子们的表现和进步。这些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指导孩子们进行合唱表演,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乡村音乐教育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限制,乡村地区的音乐教育往往被忽视或被边缘化。通过这次学习,我意识到,我们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关注乡村音乐教育,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音乐教育和成长机会。
这次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还认识到了乡村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不足之处。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推广合唱与指挥教育,为乡村地区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音乐教育和服务。
霞霞老师
音籽推荐官
难能可贵的是,她还带领张岩中小学音乐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的全体老师,一起参加直播间的系列课程学习,老师们也都第一时间报名参加音籽合唱团,定期反馈自己的学习近况,为这群好学的老师们点赞吧!
谢谢霞霞推荐官的精彩分享~“音籽推荐官有话说”板块将持续更新,欢迎大家踊跃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就让我们共同期待下周的精彩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