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实时新闻

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 乡村美育E课堂第八周周记

2023.11.29 126 字号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乡村美育E课堂第八周周记

 

本周,在王晓盈老师的带领下,一年级组和二年级组的组员们进行了乡村美育E课堂第七次课的教学活动。这一次的教学内容为湘艺版一年级下册《请你唱个歌吧》和湘艺版二年级下册《口哨与小狗》

 

本周的备课组成员有:

一年级组:谢婧洲、古诗、彭璐妍、王倩倩、方昱昕

二年级组:陈思名、曾可心、黎彬、朱思兰

 

备课环节

——博采众议,凝聚智慧

 

本周的两节课《请你唱个歌吧》及《口哨与小狗》均选用了“旧课新编”的形式,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对上学期设计的课例重新进行修改与完善。经过讨论与老师的指导,我们需要在设计一堂课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两个问题:“有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既定的框架是否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

 

(一)站在学生的角度

设计教学环节

在《请你唱个歌吧》一课中,有很多个环节都在课件中直接呈现了整首歌曲的谱例。虽然对精心备课的授课教师来说,逻辑顺序是较为清晰的,但对学生来说可能会抓不到每一个环节的重点,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根据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对课件做进一步的编排。

同样,在《口哨与小狗》课件的用语上,没有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进行设问,对学生们来说是一个不用思考就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就成为了一个“无效”的问题。在调整了提问的方式及语序后,授课的过程就更为流畅了。

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件的设计,我们都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适当地进行换位思考,让我们的教学环节更加合理,以便更好地达到我们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联想

与创造的能力

在《请你唱个歌吧》的最后一个环节,一年级组的成员设计将“小杜鹃”以及小杜鹃的叫声“咕咕”挖空,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创编,填入不同的小动物及其相对应的叫声。但是在课件动画的设置中,过快地出现了几种小动物的形象,会导致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进行联想与思考就跟着老师预设的思路走,创造力就被“限制”住了。将小动物形象出现的动画延迟后,能够给予学生们充分思考与创编的时间,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在《口哨与小狗》第一主题的聆听过程中,二年级组的成员设计直接引导学生进行“二选一”,回答“该主题的主人翁是‘男孩’还是‘小狗’?”。但这样的设问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音乐要素上,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设问改成了“在聆听音乐时,你们脑海里浮现出了什么样的画面,为什么有这样的想象?”必须时刻注意音乐带给人们的联想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应该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而是要更好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音乐要素(如速度、节奏、音色等)感知音乐形象。想象应该是各形各式,而不是统一的。

 

上课环节

——隔屏互动,同心同行

集体备课的“头脑风暴”过后,就是每周紧张的授课环节——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上直播课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同时也是一个锻炼课堂调控能力的好机会。

在本周的授课过程中,两个年级备课组的成员主要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并在课堂中进行了及时的调整:

  //  

Q1:“如何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

Q2:“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Q3:“如何灵活应对网络的问题?”

A1

“生歌变熟歌”,逐步引导。

相比欣赏课《口哨与小狗》来说,《请你唱个歌吧》一课更需要在授课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音准问题。在逐句教唱过后,一年级组的成员发现,学生们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音准问题,特别是在第三、第四句中,歌词相同但旋律不同,学生容易混淆,较难准确地演唱出正确的音高。在网络课堂的情况下,虽然我们不能走到学生中间去对每一位学生进行面对面地指导,但是我们可以停下来,在大部分同学容易唱错的地方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而不是像背流程一样将我们的课堂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还可以再通过律动或游戏的形式,“生歌变熟歌”,让学生们在唱游的过程中逐步掌握音高。

A2

创设情境、及时鼓励、分组合作。

本周二年级的课程是音乐欣赏课,备课组成员在授课的过程中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在欣赏课上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感到乏味枯燥等问题,相较之下学生们更喜欢开口唱,学习新的律动动作等,同时也察觉到在一定的情境创设中,更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积极性也会更高。因此,二年级组的成员在新课的授课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修改了课堂环节,在有目的聆听基础上感受乐曲,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含义,让学生们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进课堂中来。

由于e课堂是网络远程授课,教师不能清楚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上课状态,但我们可以通过另一台设备尽可能地关注大部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一年级组歌唱课的授课过程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有些同学在上课的过程中会分心、与教师互动不起来或是失去参与课堂活动的意愿,难以时刻跟上老师的脚步。除了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教授的内容是否符合学情之外,还可以用上课前跟班老师给的“点名表”。自从点了几个同学的名字回答问题、起来唱歌、对某几位同学进行表扬或是进行音准的纠正之后,大部分同学又都跟上了老师的步伐——虽然音乐老师只是“存在于屏幕中”,但老师也时刻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同时,分小组合作和小组竞赛(如小组接龙唱)也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好方法。

A3

迅速调整教学方式,灵活变通。

在以往e课堂的授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网络连接不稳定、音画不同步等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会影响音乐课的教学效果。为了最大程度地规避网络问题,备课组成员提前与跟班老师取得了联系,给老师发送课堂内容的音视频以备不时之需,还在有可能会音画不同步的地方准备了PlanB——带领学生律动的视频无法正常播放,教师将马上播放音频现场示范;还对设备进行了完备的测试,确保网络环境和设备的稳定、不受干扰等。但在授课当天,学校的多媒体设备仍然出现了卡顿,跟班老师立刻重启了教室的电脑,音乐课得以继续进行下去。

本周也遇到了音画不同步的问题,我们一起看看二年级备课组的成员又是怎么灵活解决的呢?

在这个星期的课程中,二年级组将《口哨与小狗》一课分为三个个主题乐段进行教学。在第一、二主题的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是欣赏、律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感知与学习音乐。但第二主题录制好律动示范视频突然出现了音画不同步的情况,学生们无法清晰地看清每一句音乐对应的动作。二年级备课组的成员迅速将教学计划为让同学们根据音乐模仿出自己脑海中小狗的形象和动作,其余的同学当小评委,选出最符合音乐中小狗形象的动作,所有的学生们都非常开心地参与到这个“即兴”的课堂环节中。

 

课后反思

——集思广益,学无止境

在上完课之后,我们还及时地与跟班老师进行了沟通,并与小组成员共同思考e课堂能够继续完善的方面。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低学段的学生们普遍存在“认识的字还不太多”以及“缺少乐句的概念”这两个问题。

问题一

一年级的学生认识的字不多,

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地设计课程?

一年级的跟班老师反映到:本节课学生走神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们认识的字还不太多,依据节奏念词对他们来说难度有点大,不少学生因为记不住、跟不上而“神游其中”。可以让我们得到启发的是:在低学段的音乐课上可以更多地用图形谱、与歌词相应的图片等代替文字形式的歌词,方便学生记忆。每次让学生们模仿的句子也不宜过长,课堂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问题二

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

理解乐句的概念?

备课组成员在课后进行了总结与反思,针对学生缺少乐句概念的问题,组员将乐句划分的视频重新剪辑:加入了不同的色块区分不同的乐句;同时,小组成员在模仿哼唱乐曲主题乐段旋律环节加入了可视化图形谱并实时地播放歌曲的旋律;在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基础上,再加入相应的律动动作,帮助学生感受到乐曲的情绪,体会乐句甚至是段落的划分。 

对一节双师课堂而言,孩子们的学习与成长,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正如中华古谚语说的那样:“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本周的e课堂通过集体备课中老师的指导、备课组成员在课堂上的及时调整、课后的反思以及跟班老师尽心尽力的配合与课堂实时状况的讨论,总结出了很多e课堂授课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这些经验可以对未来的备课、授课环节提供一些方向和经验。希望今后的音乐课能继续为孩子们带来知识、增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