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慷慨的馈赠|蔡梦在米多多乡村童声合唱周开幕式上的讲话
在米多多乡村童声合唱周开幕式上的讲话
蔡梦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中国教育学会音乐分会理事长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
大家好,我是蔡梦。我们生来对音乐就是敏感且亲近的,音乐是体验性、感知性的艺术,这两种特性也是人与生俱来的特质。从这个角度来看,德清公益从事的事业切入点非常精妙,所以“快乐合唱3+1”能从一颗种子萌发、从一簇火苗燃起,并且比我们日常接触或熟悉的音乐教育燃烧得更加热烈、更加炽热。今天,通过合唱周开幕式这个小小的窗口,看到了它的价值。
新课标将艺术课程总结为五个性质:第一是审美性,其次为情感性、实践性、创造性,最后是人文性。这些词汇看似宏大,但只要回归音乐本身,无论孩童哼唱的熟悉旋律,还是蕴含哲理的高深作品,其本质始终是统一的。
从这个角度,周海宏教授曾说:"音乐何须懂"。音乐对人之亲近确实没有门槛,这一点其他学科、甚至姊妹艺术都是没有的,是音乐对人非常慷慨的馈赠。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本身是慷慨的,但学音乐的人都知道,音乐又非常高深的,有复杂且缜密的技术。曾有哲人说过:“音乐是心灵的与科学的结合,为教育所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理解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美育,这一点从刚才小朋友们展现的美妙和声中便可见一斑。和声就是技术,所以说,音乐又是非常深奥的。我们越和音乐打交道,越能感觉到音乐是慷慨和深奥的完美结合,这种结合的魅力是无与伦比。
刚才郭声健老师介绍,德清公益的核心团队不到十个人,但却成就了一项伟大的事业,正是因为抓住了关键——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始终走在国家乡村振兴和推进美育发展战略的前沿。刚才我们又看到一批二十多岁职业学校的年轻志愿者加入进来,给予他们光明的未来也是国家最紧迫也最显性的战略。
德清公益十年来始终聚焦于此,真正践行了美育乡村振兴战略。他们以美育为火种,点燃了乡村的广阔领域。我们同属美育行业,我认为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和追求的目标,应与德清的合唱公益事业联动起来,深度融合,相互借鉴。我们本就具备相互促进的基础,孩子们每一次表演、老师们每一次实践,都能将音乐与人的个体产生深刻关联。这正是音乐伟大之处,也是实施音乐教育的可行之处。
德清公益联动全国一大批专家共同推进,以朴素的理念,成就了如此宏大的事业,其中湖南郭声健老师和周跃峰老师都是我熟悉的。二十六年前与郭声健老师相识,他有着炽热的教育情怀和深厚的理论积淀,也是我进入音乐教育领域的一位引领者。周跃峰老师既是优秀的大学教授、合唱指挥专家,又是兼具表演技术与理论的学者。他们深度参与,为公益奉献,令人敬佩。这份事业还凝聚了一大批高校教师。
在此我也表态: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刚于上月(6月28-29日)完成第九届理事会的成立,阵容强大,高校领域几乎都是各省师范院校音乐学院院长,基础教育领域多为各省教研员、正高级特级教师及省级名师工作室专家。在此,我倡议我们应与德清公益掀起的浪潮、点燃的火苗紧密对接,共同合作,推动中国新时代学校音乐教育与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全民美育的蓬勃发展,让美育星星之火汇聚为燎原之势。
最后,祝愿国家新时代音乐教育及全民美育事业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同时,要向德清公益致以崇高敬意,感谢你们为这项伟大事业开辟的道路。希望你们能在未来更宽广的轨道上焕发出更闪耀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