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迪再次来到古城|柯达伊教学法在黄州的奇遇
2025年6月24日,黄冈市东坡小学(北区)报告厅里涌动着夏日般的热烈——临近期末的校园本应渐入静谧,此刻却被悠扬的合唱声填满。"快乐合唱3+1"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现场教学暨合唱指挥培训活动,在李斯特中心-匈牙利文化中心(北京)柯达伊专家兰迪老师的带领下,以三天线下欢聚的形式,为第10期线上培训成果写下鲜活注脚。
01 . 市级培训省级规模
此次活动是为了线下检验第10期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线上培训的成果,由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联合李斯特中心—匈牙利文化中心(北京)、黄冈市教育局共同主办,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黄冈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慧,体卫艺科科长尹兆璋、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李卫英,李斯特中心—匈牙利文化中心(北京)柯达伊教学专家兰迪、翻译徐佳柠,黄冈市中小学音乐教研员刘伟,黄冈市东坡小学党委书记徐鑫、校长余振兴,仰苏校区校长程仁联。
现场除了有黄冈市各县(市、区)的6名初级班正式学员和30名旁听学员、5名进阶班学员和10个区县的音乐老师,还有远道而来的武汉市、鄂州市、荆门市、黄石市、咸宁市、潜江市等兄弟市州音乐 专家和骨干教师共计243人,期间还有黄冈市明珠小学校合唱团、黄冈市东坡小学合唱团,黄冈市实验小学合唱团,黄冈市第二实验小学合唱团200名学生参与了现场表演和教学活动。
鄂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刘思聪,黄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罗立琦老师亲自带团参加,他们在群里感叹黄冈市教育局直接把一个市级的培训活动办成了省级规模。
02 . 歌声拉开开幕式
黄冈市教育局精心设计了一个有特色的开幕式。
黄冈市明珠学校童声合唱团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演唱了一首生动活泼的合唱作品《蚂蚁和西瓜》。黄冈艺术高中教师、鄂东民歌大奖赛一等奖获得者柳浩然老师,他表演了音乐剧《大江东去》推广曲《一蓑烟雨》。黄冈艺术高中教师、湖北音乐“金编钟奖”获得者周翠与柳浩然表演了男女声对唱原创歌曲《东坡·黄州》。
黄冈市东坡小学仰苏校区校长程仁联作为东道主,致欢迎词。
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李卫英作为主办方,介绍了2018-2024年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与李斯特中心—匈牙利文化中心(北京)合作开展了15次培训,累计培训2458名师生。今年上半年首次尝试开设了初级班和进阶班,每周两次线上同步教学,兰迪老师一对一手把手对11名老师仔细入微地教学。还介绍了与湖北省合唱协会、黄冈市教育局的合作,鼓励老师们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学有所获。
黄冈市教育局领导介绍了黄冈市以合唱教育为切入点,以项目县为起点,创新乡村美育推广,以美育节为平台,全面启动学校合唱,以校长合唱团为引领,提升教师素养,以国际化合作为契机,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出“快乐合唱”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的推进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黄冈特色的美育发展之路。
03 . 从初级到进阶的创新
柯达伊公益培训专门面向有合唱团的乡村音乐老师,培训从线上到线下,从老师到学生,培训老师的同时也同步也提升了合唱团。
柯达伊专家—— Edit 兰迪老师
李斯特中心-匈牙利文化中心(北京)教师,厄特沃什·罗兰大学音乐和唱歌硕士、乐团指挥、大提琴手、声乐老师,柯达伊教学名师。兰迪老师从2019年开始,一直参与“快乐合唱3+1”项目县的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公益培训。
翻译徐佳柠老师
李斯特中心—匈牙利文化中心(北京)项目经理
2025年初兰迪老师主动提出了要增设一个进阶班,所以从2025年2月27日开始,初级班和进阶班的11名骨干音乐教师和30名旁听学员,一周一课跟着兰迪、徐佳柠老师共计12次课,兰迪老师每周要上2个班的课、检查两个班学员的作业,除了跟着兰迪上了线上课程,同时老师们还分别带着11个合唱团的385名学生一起感受柯达伊的魅力,而对于这个学期繁重的教学工作,兰迪老师只是开玩笑的说这是柯达伊教学法在黄州的奇遇。
这次三天的线下培训采用“理论讲解+师生互动、学员展示+现场点评、学员课例展评”的全新模式,以开放的方式复习线上小班教学的内容,检验正式学员学以致用的成效,给旁听学员一次观摩、体验参与的宝贵学习机会。
三天培训从律动游戏“玩”到案例拆解,从课堂实操“练”到理论硬核——给音乐老师塞满“教学锦囊”(教柯达伊玩法怎么用、课堂难题怎么破),再送“合唱能量包”(让声部训练有招、合唱活动有新意),让老师上课有底气、合唱团出彩有底子!
23日下午,刚刚入住酒店,兰迪老师就提前召集了11名正式学员和现场的钢琴伴奏老师一起开会,非常耐心细致地说明了学员展示环节的注意事项和细节,了解学员的情况,解答老师们的疑惑。
开幕式结束后,李斯特中心—匈牙利文化中心(北京)专家兰迪笑眯眯地开始了授课,让人感觉特别和蔼亲切。
兰迪老师带领大家学了四首匈牙利民歌、中国民歌歌曲,运用手势、肢体、乐谱,互动合唱等方式,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柯达伊教学法,五声调式做卡农练习很好听,很实用,大家在动感的串联中体验五声调式鲜活的美感!
04 . 学员真实课堂展示
这次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现场课例教学展示,6名基础班学员按照提前选定的曲目,每天下午两位老师进行现场展示如何运用柯达伊教学法教学生学唱歌曲。另外进阶班的学员分成二组,在第二、三天上午代替兰迪老师,以现场课例展评的方式,深入解析柯达伊教学法。
初级班学员教学展示与心得
第一天下午带来课堂合唱教学展示的是黄冈市实验小学谢荟和蕲春县第三实验中学赵银银老师,配合展示的学生是黄冈市实验小学合唱团。每个老师展示完,兰迪老师都会认真进行点评,并提出了修改意见,让老师们在实例解析中了解正确运用柯达伊进行合唱教学的方法。
第二天下午的培训充满趣味与活力。兰迪老师与黄冈市东坡小学合唱团开展音乐游戏互动,运用柯达伊教学法,通过手势引导、肢体表达和师生合唱,将卡农练习理念生动传递。
黄梅县第三小学沈维老师和东坡小学郑悦老师分别带来《声声慢》《月亮月光光》现场课,针对二声部轮唱难点,创新设计互动游戏,将复杂乐理转化为趣味实践,课堂氛围热烈,教学效果显著。
第三天下午,兰迪老师通过肢体律动与师生协作,与孩子们共创了身体即乐器、声部共生长的沉浸式多声部协作场域。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彭蕾老师和黄冈实验二小周洁老师分别带来《卢沟谣》《大鹿》现场课,兰迪老师针对两节课明确孩子的内心听觉是可以通过柯达伊教学法被培养出来的,教师指挥时不仅要明确拍点更要有呼吸。
谢荟(黄冈市实验小学)
教学展示:运用手势教学法现场教唱《倾听风语》,及时纠正学生音准问题,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因紧张未以问答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兰迪点评:唱歌词时做手势难度较大,建议看谱与做手势分开进行,教学难点可通过课前准备环节解决,要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
心得:通过旋律回声三步进阶训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音高感知力;以游戏化设计的节奏回声练习,让学生在互动中自然感受节奏韵律。每周录制视频追踪教学成效,清晰见证了合唱团学员从音准把控到节奏表现力的显著进步。柯达伊教学法的系统性、实践性与创新性,为教学实践提供了精准的解决路径。
赵银银(蕲春县第三实验中学)
教学展示:尝试将所学内容融入课堂,在讲解十六分音符时出现失误,未能让学生完全理解,一度感到挫败。
兰迪点评:当乐谱存在时,手势唱名并非必需,但在音准出现问题时可作为校正工具;乐句引入需更自然流畅,可通过有趣的提问激发学生兴趣;教学中穿插简单小任务以增强参与感,注意合理切分教学内容,避免信息过载。
心得:这段学习让我明白教育的真谛在于激发学生潜能,柯达伊教学法不仅教会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音乐,更让我决心将这种教学方法带到更多课堂,让音乐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
沈维(黄梅县第三小学)
教学展示:在《声声慢》教学中,低声部采用识谱教学法,卡农部分运用双声部拍节奏,双声部“wu”演唱时用双手做手势引导学生,师生合作完成歌曲。
兰迪点评:节奏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快速感知音时值并准确演唱,教师双声部手势示范清晰,但双声部手势教学节奏过快,需匹配学生反应速度,同时唱谱时应减少手势使用。
心得:柯达伊教学法从培养音乐感知力、节奏感入手,借助柯尔文手势等方式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直观体验,让合唱教学中的音准、节奏和和声训练变得轻松有趣,学生在愉悦氛围中逐步提升合唱水平。
郑悦(黄冈市东坡小学)
教学展示:以带节奏律动的高声部演唱开场,通过“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发现乐句节奏规律,设计节奏律动为卡农式游戏铺垫,学生通过进圈出圈体验卡农式演唱。
兰迪点评:多媒体与节奏律动设计巧妙,增强了学生的节奏感受与课堂活力,但附点二分音符打节奏手势不够准确,看谱教学中教师范唱不符合规则。
心得:系统学习了不同拍号的指挥图式与听唱法、手势法、看谱法三种教唱方法,理解了如何将乐谱作为“音乐地图”引导学生,促进音乐读写能力发展。
周洁(黄冈市第二实验小学)
教学展示:创设“音乐王国节拍精灵失踪”情境,通过分辨脚印让学生了解四二拍和八六拍,用熟悉歌曲铺垫《大鹿》节拍转换,采用听唱法教学改编版《小星星》,再用乐谱法引导学生观察《大鹿》声部差异并合唱。
兰迪点评:以旧知为新知做准备的示范非常成功,选择《大鹿》适合学生年龄,建议在排练中让学生自主读谱以提升能力。
心得:兰迪老师的方法简单高效,通过听唱法、手势法、乐谱法和音乐游戏,让抽象音乐知识变得直观有趣,学生参与热情与音乐表现力显著提升,教学变得轻松且富有创造力。
彭蕾(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
教学展示:准备阶段设计旋律回声二声部和声练习,用双手手势为二声部学习做铺垫;新授阶段复习高声部后,通过分乐句找音名巩固音准,再用乐谱法学习低声部。
兰迪点评:整节课贯穿柯达伊教学法,学生在找音名环节逐渐感知音高,但歌曲对二年级学生偏难,建议在准备阶段直接渗透二声部练习,且教学中提供简单清晰的乐谱片段,避免呈现整首乐谱。
心得:学习柯达伊教学法不仅是技能提升,更是回归教育本质的修行,让我坚信合唱教育的目标是通过音乐浸润让每个生命绽放光彩,这份热爱将激励我继续探索。
进阶班学员实践与感悟
第二天上午,兰迪老师以"什么是节奏,节奏是身体的动作"音乐律动互动开场,点燃全场学习热情。
随后,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董碧秋、吴雨筝两位教师分别展示《诗经·小雅·鹿鸣》《山亭假日》教学案例。她们通过课堂排练片段,全景呈现合唱教学技巧,严格践行柯达伊的三步教学法。兰迪老师随后进行专业点评,为教学优化提供精准指导。
第三天上午,兰迪老师以一首「Come and Follow Me」卡农律动操拉开序幕,她通过身体即乐器的沉浸式互动设计,带领全场教师以肢体节奏感知卡农声部交织的奥秘,瞬间点燃课堂活力。然后,兰迪老师以曲谱为载体,聚焦合唱气息控制的核心技巧,通过分段呼吸法、声部能量传递示范等精细化指导,帮助教师们将乐理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肢体与呼吸协同训练。
随后,兰迪老师针对黄冈市文昌学校朱铮和黄冈市第四小学孙文慧老师的《写给爸爸妈妈的日记》和《春天就是我》两首合唱歌曲的课堂合作教学提出了宝贵建议:柯达伊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需深度研读曲谱、预设学生难点,通过动态活动确保全员参与,让音乐属于每位学生,节奏回声和旋律回声需与歌曲结构相适配,若过度重复使用,会使音乐显得单调乏味,降低学生的兴趣。
孙文慧(进阶班组长)
学习实践:参与从基础班到进阶班的沉浸式项目式学习,兰迪老师先提出问题让学员自主研究,再集体研讨解决,激发了主动性与创造力;担任组长期间通过解答组员问题,深化了对教学法细节的理解。
心得:柯达伊教学法是蕴含深厚理念的体系,注重培养音乐素养与热爱,不仅适用于合唱训练,还能应用于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通过游戏互动提升学习效率与亲子关系。
董碧秋
实践突破:过去带团排练常因选曲适配性和进度规划感到困惑,跟随兰迪老师学习三种教学法后,通过反复练习与互动将方法融入教学,梳理指挥前的准备工作让排练效率大幅提升。
心得:这段学习如奇妙冒险,从“黑暗中摸索”到系统教学,看着学生在每一次排练中进步,收获了难以言表的成就感,这是与志同道合伙伴和老师共同完成的成长蜕变。
吴雨筝
困境突破:在乡镇学校支教时,面对零基础学生,柯达伊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手势游戏轻松学唱歌曲;克服无排练室、钢伴等困难,利用会议室和课余时间组建合唱团,从单音练习到完整演唱,学生从被动学习到自发要求“再来一遍”。
心得:兰迪老师的教学法如光照亮教学之路,即便条件有限,学生仍在音乐中找到快乐,柯达伊教学法已在乡村孩子心中种下音乐的种子。
朱铮
教学应用:在2022年创办的新学校中,运用柯达伊教学法的节奏回声、旋律回声等方法组建合唱团,学生反馈良好,原本30分钟学会的歌曲现仅需10分钟。
心得:理解了“音乐属于每个人”的理念,教学法的系统性、科学性为音乐教学打开新视野,让我认识到激发学生兴趣是教学的首要前提。
黄欢
成长见证:参加培训前常陷入合唱排练困境,柯达伊手势与节奏训练如钥匙打开了合唱艺术的新维度,一学期带领学生学会四首合唱作品并在六一演出,师生在实践中收获进步与自信。
心得:兰迪老师通过丰富案例引导我们突破固有思维,营造互动学习氛围,让培训充满活力,见证了教学法为音乐教育带来的改变。
乐韵悠扬处 新程启黄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黄冈柯达伊培训以五个"第一次"的开拓之举,在荆楚大地绘就美育新篇——第一次与市教育局合作、第一次促成中匈官方签约、第一次连续两学期深耕、第一次开设进阶教学、第一次将市级培训拓展为省级规模。这些创新实践如破冰春潮,为乡村美育注入源头活水。
当乡镇孩童在会议室唱响和声,当零基础合唱团用柯达伊教学法缩短学习时长,我们看见:这场培训正以"音乐属于每个人"的理念,搭建跨越资源鸿沟的美育桥梁。兰迪老师的卡农旋律与学员课例中的手势教学,已化作燎原星火,在鄂东大地点亮音乐之光。
此刻的黄州,既是东坡词赋的千年坐标,更是中匈教育合作的崭新起点。随着新合作协议的铺展,柯达伊教学法必将如长江之水,浸润更多乡村校园,让音乐种子在孩童心中生根发芽,终成美育森林。
项目介绍:
柯达伊公益培训由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与李斯特中心-匈牙利文化中心(北京)合作,用线下、线上的方式培训乡村音乐教师,从2018年到2024年12月31日,双方七年的合作共计开展了5次线下集训、1次柯达伊夏令营和9期线上培训共计15次培训,累计培训2458名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