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实时新闻

合唱训练营第二课 | 刁志君教授带你揭开人声的奥秘

2025.07.12 10 字号

训练营精彩第二课

 

7月11日,刁志君老师不辞辛劳,不顾身体疲劳,坚持抽空来到米多多童声合唱周。他以《快速提升中小学合唱团声音能力的方式方法》为题,以声音训练和气息训练为重点,并生动地将理论联系到实践中去,为大家带来了一节引人入胜的精彩课堂。

 

 

刁志君

 

广州小海燕合唱团艺术总监、常任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世界青少年合唱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合唱协会副会长、广州市合唱协会副会长兼合唱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合唱教育委员会主任、广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及合唱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海珠区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01

合唱中声音的训练

 

合唱中,唱是核心。合唱的音色虽然多种多样,但都有共性。都强调科学发声、气息的支持、高位置的方法、咬字吐字。论快速提升,便是从共性中构建一个相对快速且高效的方法。


 

 

  01.

是什么

良好的声音概念需要掌握以良好气息支持为基础、具有高位置头声共鸣的“协调全身”的歌唱方法。核心要求是自然(以自然声区为基础,追求整体音响的自然感)与松弛感(避免任何不必要的紧张)。音色是多变的,声音色彩需服务于作品,依据内容、风格,灵活调整明暗、虚实、刚柔、薄厚等。参赛时,对于两首不同的作品选择,刁老师建议除了风格要有变化,作品的音色最好也能够有明显对比,这样能够体现合唱团良好的声音适应性。综合来说,正确的声音概念强调共性与统一,需全体成员运用协调一致的呼吸、发声状态与共鸣位置,追求融合的整体音响。

 

  02.

·为什么

提高声音能力,为作品的表现而服务,其中音区的统一是需要老师带着孩子先了解自己的音区,再追求音色和谐统一,低声部不能白,高声部不能纯假声。例如选择作品时,一定要找到适合孩子音区并突出孩子音色,练声时的最高音至少要比作品的最高音高大二度。

 

气息的控制能力追求持久性、灵活性,气息吸到横膈膜,还有乐句的联系、表达的连贯都需要气息的持久性。声音张力变化控制:如f mf mp p以及其他表示强弱的力度记号需要让孩子了解,这是个动态概念,通过练习让孩子掌握力度的各种层次变化,使声音富有张力。   

 

  03.

怎么做    

歌唱的姿势身正、气畅、神凝这三者缺一不可。站姿:双脚自然分开,重心稳固,膝盖放松弯曲。髋部放松,保持骨盆中立。胸腔自然挺起,为气息提供空间。双肩自然向下舒展拉开,释放颈部与喉咙压力。整体挺拔舒展,仿佛头顶有细线牵引。坐姿:上半身状态与站姿要求完全一致(胸腔挺、肩膀开)。选择稳固凳子,仅坐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保持“坐骨-左脚-右脚”三个支撑点稳定。避免长时间低头,保持头部平衡,视线平视或略高。姿态与状态:正确的姿势是气息通畅、发声自然的基础,它不仅影响身体机能,更能塑造专注、积极的精神状态,二者共同作用于最终的声音表现——自然、松弛、有支撑力的歌唱由此而生。

 

四个基本要素

 

 

1.气息支撑:歌唱的“源动力”核心在于主动控制横膈膜(吸气时下降,呼气时对抗性上抬),形成稳定气压。演唱时努力保持吸气时的扩张感(尤其腰腹),让气息如“气柱”般均匀、有控制地输送,支撑声音的流畅度与力度变化。

2.喉咙打开(通道畅通):建立通畅无阻的“声道”。常用方法如模仿“半打哈欠”瞬间(自然抬起软腭、放下喉头)、提起笑肌(颧骨微抬)、想象“闻花香”般深吸气打开腔体。目标是稳定喉位,释放喉咙肌肉紧张,为声音提供自由振动空间。

3.共鸣(丰富美化):对于儿童可以多模仿老师,借助轻柔假声来体验高位置共鸣感,刁志君老师说,需要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如“声音像小鸟飞上头顶”多启发孩子。

4.咬字吐字(清晰表达):在歌唱状态下精准处理语言。刁志君老师解释道,元音是歌唱的“灵魂”,需要保持其饱满、圆润的连贯性,尤其在小孩子不能完全理清元音辅音关系时,要告诉他们元音保持连贯饱满,辅音需要清晰准确。 

 

02

强化呼吸训练

 

呼吸是歌唱的“源动力”:歌唱必须有气息的支撑,“气深、持久、灵活、有力”。

 

呼吸常用练习方式:刁志君老师说,小朋友很难抓住要点做的标准,可以用到蹲姿练习法——脚后跟抬起,进行哼鸣,体会腰部发力,结合声音的呼吸练习,让小朋友从无声到有声过渡。

 

合唱团常用的三种呼吸及要求:集体呼吸(合唱团整体在相同位置进行换气,多在乐句连接处换气)、声部呼吸(每个声部都有自己特定的换气点,例如高声部音在保持时,中低声部换气准备下一个乐句,更多是在复调作品中)、循环呼吸。

 

其中循环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点,通常需要团员在长音上“偷气”,学会在合唱表演中相互形成一种默契。指挥要多在平时训练时养成习惯,安排好每一位同学的换气点。但有时,长乐句中没有长音的机会去换气,刁志君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在恩克巴雅尔老师的《八骏赞》中,有许多前八后十六节奏或者密集的十六分音符。演唱时要做到总体轻巧,同时连绵不断的感觉。但通常的呼吸法,气息不足以支撑整首歌,这就需要老师在音符与音符间选择好合适的间隙,安排好每一位同学的换气点。

 

03

学员齐上阵

 

 

身体与面部热身:针对童声特点,通常从高音区小字二组d开始向下练习。使用“u”母音进行练习,老师需用手势(从上往下引导)配合口令(“哈气”),提示孩子们嘴巴逐渐拢圆、眼睛睁大,确保声音集中向前"送"出去。尝试低头、上半身自然垂落、手臂放松的姿势,帮助找到放松的歌唱状态。

 

u→o→a→e→i

刁志君老师还强调元音转换与音色的控制:核心练习是元音之间的转换:u→o→a→e→i(声音由暗、圆润逐渐转向明亮集中),再反向i→e→a→o→u(由明亮集中转回暗、圆润)。后为了强化气息控制,还教会学员们两人配合练习:后方学员用手轻按住前放学员的腰部,帮助其感受气息支撑发力点。随后加入辅音,练习li→le→la→lo→lu,仍需要保持元音部分的圆润流畅。

 

04

中小学合唱排练示范

7月11日下午,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米多多合唱团来到了刁志君老师的合唱课堂。活泼可爱孩子们带来了益阳民歌《绿鸟鸟》、《玉盘》。刁志君老师细心指导了孩子们的演唱,亲身示范《绿鸟鸟》中的清亮鸣叫,孩子们演唱得更加整齐专注。他们投入的神情和纯净动人的歌声,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童声悠扬,格外动人。

 

刁老师10日一到长沙便放下行李来到米多多童声合唱周,为重庆市南川区阳光少年米多多合唱团、江西省于都县雩山中小米多多合唱团两支团队指导排练,让大家收获颇丰。

 

05

学员提问环节

学员:“我带的小学合唱团中,高低声部完成作品学习后,合唱时低声部总是会跟着高声部跑,请问该怎么办?”

刁老师:“我们可以所有学生都先学习低声部旋律在学习高声部,因为在音乐中高声部总是更容易被听见,学生就会不自觉强化高声部的记忆。在合唱时,老师可以将高声部音量减弱,低声部音量增强,同时不断强调作品中演唱有难度的音程关系,多磨合训练,加强低声部的音程记忆。”


 

学员:“在本节课中,刁老师您说到了‘快速提升’这四个字,那在本次课程中我想请您再详细的说明如何快速提升,捷径是什么?”

刁老师:其实我所说的快速是相对于孩子理解能力慢,合唱排练效率低的快速。这对于老师是需要很高的要求,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快速发现孩子问题解决问题。练声与作品演唱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