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实时新闻

合唱训练营第四课 | 陈家海老师带你解锁合唱艺术处理的新境界

2025.07.17 9 字号

 

训练营第四课

 

 

7月13日,2025米多多合唱训练营名师课堂迎来了德高望重的陈家海老师,他在去年下半年主持策划的2024全国乡村中小学合唱教学浸润系列名师课堂公益直播活动中的精彩课程,受到了直播间众多乡村老师的热捧,这次合唱训练营的每一位老师都有听过他的线上课程,能线下近距离倾听陈老师的讲课,让老师特别兴奋和期待。本次陈家海老师以《合唱作品的艺术处理》为题,聚焦合唱艺术的集体情感与声音,以其精深造诣,引领学员们探索合唱艺术处理的精髓,展现合唱艺术的独特魅力与震撼力量。


 

陈家海:指挥家、作曲家、河南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24米多多公益直播间"名师讲堂"项目主持人。现为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学、教育部国培计划"紧缺短缺项目"合唱指挥国家级培训首席专家、中国合唱协会原副理事长(高等学校合唱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合唱学术委员会主任)、世界和平合唱节艺术委员会、中国国际合唱艺术委员会委员。

 

 歌唱发声

陈家海老师首先就提到了歌唱发声要做到“上亢下坠”。声音的“上亢”(或称“头声高位”)并非单纯的拔高嗓门,而是口鼻内部肌肉向上对亢,追求声音在头腔、鼻腔等高位共鸣腔体的聚焦与明亮感,赋予声音穿透力和金属光泽。与此同时,必须配合一个“下坠”的、反向的支撑力量——这个体现在深沉的气息根基和躯干的稳定支撑上。

 

气息需要深入下沉,如同西方声乐强调的“吸入肺部下半叶”,或中国传统的“气沉丹田”,其核心都是学会深度、有控制地运用横膈膜,形成稳定、有弹性的气压。下腹、后腰、臀部微收,仿佛力量向下“生根”,使得声音以饱满、通畅地“竖立”起来,避免发飘或挤压。

 

坐姿是支撑这一切的物理基础。务必只坐凳子的前二分之一,这迫使人自然挺直腰背,为气息通道和共鸣腔体腾出空间。双脚稳固平放地面,防止身体松垮或前倾压迫呼吸。这种姿势确保了从深气息到高位共鸣的通畅无阻。

 

气息的控制力、身体的支撑力与声音的穿透力,三者协同,方能成就通透圆润的歌声。

 

走进作品

《我仰望五星红旗》

在演唱这首作品时,陈家海老师告诉学员们声音的塑造需注重“印堂打开”的感觉,即让声音在头腔、口腔、鼻腔形成高位置共鸣,而非用喉咙用力。

 

在歌词“飘啊飘扬”这一乐句上,要找到歌唱状态的连贯性,既要体现旗帜飘扬的轻盈感,又要保持声音的流动与稳定。

 

在演唱“旗帜上又一颗最大最亮的星”时,需注意“上”字的咬字,避免口腔开度过大导致音色散漫,应保持面罩集中,让声音更有穿透力。而在“五谷丰登万里飘香”这一句,强调音乐的流动性,演唱时需要“望文生义”,想象丰收的喜悦与辽阔的景象,节奏要稳健,避免因拖沓而影响乐句的推进感。

 

最后,在“迎着阳光飞呀飞”中,“飞”字的处理尤为关键——字头不能咬太紧,否则影响声音的流畅性。正确的咬字方式是轻咬字头,迅速过渡到韵母,保持轻盈感,辅以气息支撑。

 

 在民歌《蓝玉莲》中,字尾虚词的情感化处理尤为关键。演唱“照见了苦命的蓝玉莲呀”时,“呀”字需以轻盈上扬的尾音收束,似叹息又似哽咽,音高微挑,既点染命运悲情,又保留民歌的婉转韵致。

 

低声部唱段“哎呀,上河担水路又远”中,“呀→上”之间,陈教授指出,这里要气息无缝衔接,避免换气中断了语意。横膈膜持续支撑,喉部松弛过渡,将“呀”的尾音自然滑入“上”的母音,营造步履艰辛的连贯感。

  

名师互动

“陈家海老师,您好!在合唱排练中几个声部有时会出现乐句表达模糊的情况,请问该如何解决?”

“声音的推动力是关键。演唱前,嘴巴自然张开,鼻翼微张,避免提气。气息要懂得“张弛有度”。演唱中,该松时需放松,该紧时需有力支撑”。

“陈家海老师,很高兴见到您。我想问,我们合唱团如何在乐句中更好的地表现出音乐的流动性?”

“音准、节奏是基础,但要让音乐流动起来,就要像吟诵古诗词那样,带着情感“读”乐句。声音不能扁平,像水一样——有方向、起伏、有生命力,在声部之间、音符之间自然流淌。”

 

课堂小黑板

        指挥 “24个字” 宝典        

虚领顶颈    含胸拔背

沉肩垂肘    眉开眼笑

以肘为轴    发力于指

 

让指挥的身体成为一座“活的雕塑”和“会说话的桥梁”——既稳固支撑音乐结构,又要灵动传递艺术灵魂,引导合唱团发出和谐统一、情感充沛的动人声音。


课堂之外

令人感动的是,陈老师原本计划好要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合唱大会,但听说音籽合唱团需要他来救急帮助排练,他提前到达长沙后为了离老师们最近,他执意要与合唱周的乡村师生们一起住在简陋的三一工学院里,12日下午及晚上就开始亲自上阵指导音籽合唱团的排练,并决定上完课后留下来陪着音籽合唱团参加14日晚的演出,为此他不仅错过了中国合唱大会在北京艺术中心的高大上开幕式音乐会,还耽搁了担任评委组组长的工作,心有大爱的陈老师就是这样珍视乡村一线音乐老师,他的这份爱也真心感动了每一位音籽合唱团的团员,经过短短一天多的排练,他们将首次在陈家海老师亲自带领下,一起幸福地登上了长沙音乐厅的舞台。

 

7月13日晚上,陈家海教授在河南老乡的要求下,上完一天课后不顾疲惫还专门留下来观看了夏邑县合唱团的演唱,提出了中肯的改进意见,亲身示范如何指挥合唱团,还耐心引导团员感受作品内涵,力求把每个乐句唱好唱精。团员们纷纷感慨“陈家海老师的授课温和且严格”。

 

 

副秘书长李卫英代表德清公益给陈家海老师颁发了公益证书并献花,向他表达了深深的敬意!

 

在参加米多多乡村童声合唱周三天多的时间里,陈家海老师既授课、又排练、还演出,满满的工作日程感动了所有的老师和工作人员,也让大家由衷敬佩这位一直把乡村合唱公益当成责任的老艺术家。多年来他不仅自己坚持做合唱公益,还带领弟子学生投身合唱公益,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合唱公益的先行者、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