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实时新闻

童声背后的故事 | 微光点点,照亮梦想

2025.09.17 31 字号

 

“微光虽微,但可不断点燃火种。火种汇聚,终成烈焰之势。”愿我们的微光点点,共筑梦想的堡垒。

—题记


如果人生是一首交响曲,那合唱便是我生命中最动人的乐章。在这个由音符和情感交织而成的世界里我遇见了一群天真烂漫怀揣着音乐梦想的伙伴们。

我叫严倩,是溆浦县芙蓉学校的一名音乐老师,所在的学校地处县城郊区地带,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原因,学生有一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生活里接触的音乐大部分都是手机里的流行歌曲,对于合唱的了解是少之又少。我自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高中才接触音乐。深知在小城镇音乐教育对个人的影响。所以从毕业回到自己家乡工作的时候,就萌生一个想法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孩子,让他们能够享受和触摸到我们曾认为遥不可及的音乐和舞台,能够走出村庄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们合唱团的故事是从2019年开始,那一年学校刚刚建校,那一年“快乐合唱3+1”落地溆浦,开学一个月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参加建班制合唱比赛,当时学校还没来得及买钢琴,在一样设备都没有的情况下,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就从七年级抽了一个班级的学生排练《雪绒花》与《军港之夜》。拿着口风琴吹单音训练,没有合唱台,我们就跑去隔壁学校借用舞台排练。没有专业的钢琴伴奏老师,我就硬着头皮弹即兴伴奏,赵玉芬老师指挥。在排练时间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还获得了县级一等奖。

之后我就开始筹备成立校合唱团,和13个学生开始了这个合唱团的缘分,在这13个学生里还有4个学生从隔壁舞蹈班里转过来的,因为当时没有舞蹈老师教舞蹈,所以他们无奈选择了音乐,最初只是抱着试一试玩一玩的态度,谁知道一玩就是三年,三年里她们成为了我故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之后在音乐教室里哼唱旋律的那颗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悄发芽,并且茁壮成长。


01/群策群力,一起走得更快

合唱展演是合唱团的盛事,它是合唱团持续下去的重要动力。往往这个时候也是我团团转的时候,但好在团员们都是团队的得力助手,每一个团员几乎都兼一个职位,有声部训练的声部长,有合唱中动作编排的舞美指导,还有排练之余的后勤保障。


 

 

记得2021年的“快乐合唱3+1”片区合唱展演,我选了一首对于我们来说有难度的音乐作品——《四季的问候》,同时也减少了合唱的表现形式,更多地注重了声音的统一与和谐。对于我来说减少动作的修饰、加强声音的训练是一件很让人头疼和有压力的事情,专业上的事情我一个人是很难去解决的。幸运的我遇见了一群有爱的团队,在团队里我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


 


每次排练后我都会与兼职指导老师赵玉芬、外请的兴趣班指导老师王修沅,还有实习老师张浩共同反思排练中出现的声音、音准、节奏问题,每个老师唱一个声部找出演唱中容易犯错的地方,在比较难的音程上做修改,保证学生们能够唱准唱好作品。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我们一起结伴而行的探索着合唱这条崎岖山路,在看似平静却布满荆棘的道路上相互激励、相互信任地成长着。每一次排练之余坐在教室里反思成为了我们的常态,也正因为这些反思总结促使我们变得更好。排练的过程中说不累大家是假的,累是扎扎实实的累,在累中寻找快乐幸福是最真实的。

我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对于比赛的作品要求更高。在学习一首新作品前,会布置学生去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所传递的思想,在学习初期我会分享一些优质视频先进行欣赏。排练的时候老大难问题是师生之间的融合,尤其是新队员,排练两个声部,低声部容易跑调跑到高声部去,这是我最苦恼的事情。

我选择用最朴素的方法去解决,就是多唱、多听,每天学习之后布置任务第二天回课演唱。有时候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我会布置同学演唱两个声部,在课上配合演唱,请同学们相互评价找出问题。起初在回课中听到学生音准、节奏不稳时,总是容易急性子对学生。今年我作为德清公益“2025音籽合唱团”队员学习的时候,感受到了站在学员角度上排练作品的困难,一首作品完整呈现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当自己都觉得难的时候,何况那些新接触的学生呢?我意识到别人合唱团的光鲜亮丽真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只有默默继续下功夫了。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的训练,会在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

 

02/“小小音乐会”让他们心潮澎湃

随着时间的推移,合唱团在慢慢变好,现在我们已经从最初的13人扩充到了四十多人,变好的过程中有幸福但也有不少插曲。因为建制班比赛赛制对人数有要求,合唱团必须加人,但重新选拔上来的队员有些是“被迫营业”,甚至还有排斥心理。这给我们排练增加了额外的难度,如何安抚好这些队员的情绪是一大难题,从上课的慢慢吞吞踩点迟到,到课中的窃窃私语无疑是在搅烂排练,但这些人缺了又不可。经过几番周折我实行声部考核制度,把前面几个老队员安排到队伍中去到带新队员并组织训练,最后呈现结果好的、学的快的就实行奖励机制。可最后这种机制持续了一阵就慢慢又被熄灭了。

直到有一天在体艺馆的舞台上排练,排练间隙舞台上LED屏幕开启了,我就趁机组织了一场临时的小小音乐会,让大家自愿报名唱歌跳舞。队伍中那些自信的老队员们踊跃报名参加,当他们在舞台上唱起来、舞起来的时候下面的学生眼里冒着星星,内心羡慕的小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原来他们是喜欢音乐的,有一颗想表现的心。这个活动后,孩子们明显发生了变化,小小音乐会激起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波澜,我们的小团体也变得越来越团结。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不仅仅是排练好一首作品去参与展演,更多的是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幸福与快乐,在团队合作中获得成长。团队的认真努力也在比赛中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在2019年至2025年的合唱展演中我们连续6年获得片区合唱展演一等奖,两次县级一等奖,一次市级二等奖。

展演后我把视频分享在群里,特别欣慰开心的是,学生的家长会在群里特别关心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参与、有没有好好演唱。又或是家长会在群里分享孩子在学习过程脸上多了些快乐,开始慢慢放开了自己不愿敞开的心扉等等。这小小的快乐成了支撑我继续坚持的动力,之后的每次活动都想想多拍一些他们的照片,不仅是纪念也是我们学习成果的展示,同时也是希望家长给予肯定与支持。

 

03/百花齐放的合唱团员们

最后我想再说一说学生的变化,你说对他们满满都是爱,那是“不可能”的。有时候恨的牙痒痒,因为他们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一间隙就会偷偷摸摸的窃窃私语,这在排练中能爱吗?嚷嚷都搞不过来,但又怕他们心里承受不起,毕竟大家都是利用课余时间休息时间去参与排练,他们花了比其他学生更多的时间,但更多的时候觉得他们是可爱的。

比如腼腆笑的何思洁、舒艳钦、何紫涵、罗怡,我生气的时候,他们会把我当小孩哄着,当我一本正经的时候她们也会认真对待;又或是不愿展现自我的谌紫妍、杨斯淇总是默默的在聆听中,外向的自信放光彩的李少榕、罗玉莹总是充当引领者。默默努力进步的戴欣怡、时丽娜、彭欣芸等八年级小分队几位同学,她们真的就像我的忠实粉丝一样,永远站在最前面认真地听着唱着。站在最后面一排的差不一米七的大高个们周媛媛、黄嘉蓉、周池是我看着吃米饭长高的,声音越来越好了。还有经常莫名迟到的严紫嫣,很多次想建议她回班上学习,但她每次排练又很认真,我还是加强纪律强调吧。还有一群话痨男生12345号—江聪健、米阳、谢宇铭、贺欢、陈宏等等,他们真的比街角的大爷大妈话还多,我想出一堆办法“治”他们,在我的唠叨下排练也慢慢渐入佳境。

时利娜是从舞蹈课后服务转过来的学生,刚刚开始上课的她内心总想着会不会再开设一个舞蹈班,在学习简谱识读的时候也在逃避自己的问题,遇到自己比较难懂的就会选择性的放弃。她的特殊情况让我对她格外地关注,把她安排在一个乐感的比较好的学生旁边,帮助她进步,每一次课上我也会悄悄地多留意她。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她慢慢拾回自信,尽管还是小声细语的歌唱,但已经开始在合唱团里成为中坚力量,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

合唱团不仅仅是一个集体,更是一方温暖的港湾,它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排练中,领悟到音乐的真谛与合作的力量。音乐远非简单的音符旋律的拼接,它承载着太多的情感与故事。愿我们继续秉持初心,保持热爱!


04/合唱团简介

溆浦县芙蓉学校谦和合唱团

成立于:2019年10月

团员人数:40人

团员构成:七、八年级学生

团队理念:热爱  友爱  珍爱

溆浦县芙蓉学校谦和合唱团从成立至今一直秉承初心、保持热爱。从每一个小小的音符编织成一首完整的合唱作品离不开每一个部门的支持与努力。在合唱的道路上时而充满荆棘,但热爱与信念会战胜内心的恐惧。也许我们不是最优秀的团体,但我们一定是最努力、最友爱的团体。

合唱团以“谦和”为队名,核心是将“温和谦逊”的态度融入团队精神与合唱实践:既体现成员间相互尊重、包容协作的相处模式,不突出个人而重整体和声;也传递团队对音乐的敬畏心——以平和内敛的风格演绎作品,不追求刻意炫技,用温润的声音传递包容与力量,用旋律传递爱与希望。

2019年,溆浦县“快乐合唱3➕1”县级合唱展演一等奖,怀化市建制班合唱比赛二等奖;

2020-2021年,连续获卢峰镇中小学“快乐合唱3➕1”展演一等奖; 

2022年,参加芭莎“课后一小时”项目校县级展演特等奖;

2023-2025年,连续获卢峰镇中小学建制班合唱比赛一等奖,2025年获怀化市建制班合唱比赛校歌赛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