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实时新闻

童声背后的故事 | 嘿,你听过“蜗牛”唱歌吗?

2025.09.22 52 字号

今天带大家走进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A校区的阳光少年米多多合唱团(原名蜗牛合唱团),聆听一场关于慢与快的温暖对话。

在重庆南川,有一群孩子,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名字——“蜗牛”。他们是音乐星河里的追光者,用最纯净的嗓音,唱着童年的梦想。


#01

为什么是“蜗牛”?

 

“蜗牛”,这个名字不仅起得巧妙,更蕴含着深情。合唱团的负责人周杰老师介绍道:“有一次现场听到孟大鹏老师的深空合唱团演唱周杰伦的《蜗牛》合唱版本。歌词‘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恰好契合了我对合唱团孩子们的教学理念——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前行。”周老师谦逊地笑着说:“作为区县的老师,我们的能力有限,无论是提升自身水平,还是帮助孩子们进步,都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这个追求“快”的世界里,“蜗牛”代表着另一种速度:慢、稳、扎根、持之以恒。艺术教育从来不是一场争冠的短跑,而是一场浸润心灵的慢养。

于是,在这份“慢”哲学里,奇迹发生了。


 

#02

第二章:当童声响起,童心被照亮

 

“嘿,你听过蜗牛唱歌吗?”

当蜗牛合唱团的罗偲维站上舞台,小小的身躯里迸发出巨大的能量,那份全然的投入与享受,本身便是一束光。

偲维始终记得第一次加入合唱团时的紧张:“当时我还不太会识谱,右边的杨曦涵姐姐一直在教我们旁边的小朋友,左边的江睿涵也教我,我们就一起进步。”

 

她还提及:“在加入合唱团之前,我只是一个不识乐谱、唱歌也不太会的小朋友。加入合唱团之后,我学到了很多音乐知识。尤其是在这次“米多多合唱夏令营”中,匈牙利柯达伊专家兰迪老师教的柯尔文手势,令我印象深刻。” 

7月10日上午,蜗牛合唱团的小朋友们参与了兰迪老师的合唱课。兰迪老师首先引导孩子们围成圆圈,两两面对面组合,采用加入体态律动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匈牙利歌曲《巴尔多什·拉约什:篝火旁》的情感与韵律。这首作品展现出乡村晚风轻拂、钟声悠悠的美妙景象。

 

她说道:“兰迪老师带领大家哼唱旋律,借助柯尔文手势帮助我们记忆旋律,然后又加了体态律动,最后还让我们分组在教室里按照规律的方向按节奏走起来。”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罗偲维确实认真且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兰迪老师的课程中。从她的学唱表现以及肢体律动能够看出,她是个有音乐天赋的孩子。

在《巴尔多什·拉约什:篝火旁》的教学中,兰迪老师通过实例让大家体会到了肢体引导声音的奇妙效果。偲维表示:“上课过程中,兰迪老师非常亲切,会耐心地教导我们。每当我们反应慢时,她都会反复一遍遍的讲解。”这就如同蜗牛妈妈带着小蜗牛一步一步地前行。

 

 

兰迪老师给蜗牛合唱团孩子们上示范课

 

她还提到了合唱团请来的专家指挥文琪老师:“我第一次见文琪老师,是在学校四楼的会议厅。她给我们讲她编写的《阳光有你》这首歌。在见老师之前,周老师说她可厉害了,是大学教合唱的副教授,还从市区老远的地方专门跑来教我们,所以我听得很认真。”

 

“文琪老师上课时,她先教我们如何在演唱时融入感情,还指导了动作和表情,并一句句带我们分析。”偲维深有感触地说:“我非常喜爱《阳光有你》这首歌,歌曲的创作背景源于乐于助人的精神,它让我们明白,我们既可以接受他人的帮助,也要成为照亮他人的阳光。就像德清公益和南京励志阳光心汇心公益基金会帮助我们来到长沙“米多多合唱夏令营”一样,他们的帮助带着温暖。以后我也要向他们学习,成为他人生命中的阳光,这正是《阳光有你》这首歌教会我的道理。”

 

“原来音乐课可以这么好玩!”

在蜗牛合唱团里,有一位十分出众的小朋友。她有着精致的小脸蛋、修长的身材,一上台唱歌便全情投入,宛如一颗闪耀的星星,她就是偲维口中那个乐于助人的杨曦涵姐姐。“杨曦涵是合唱团和舞蹈队的老师们都争着抢着要的孩子。”周老师满脸自豪地说着。

 

“我唱歌的时候,唱着唱着就会完全投入进去,因为我太喜欢唱歌了,感觉自己完全融入其中。”曦涵特别提到“米多多合唱夏令营”给大家安排的“玩转音乐课堂”特邀长沙市天心区音乐教研员徐杨老师团队和长沙市开福区中小学音乐教研员邱小燕团队为孩子们上音乐课。

 

 

蜗牛合唱团孩子们和老师们合影

 

曦涵说:“这些方法和技巧都是我以前没见过的,就像在网上搜到的公开课片段那样,有趣开心又好玩。网上那些有趣的课堂就是长这个样子。”

由于曦涵还是舞蹈队老师眼中的好苗子,她还提及:“合唱团的周老师十分为我着想,为了让我能学到更多,会和我们舞蹈队的老师协商排练时间,这样我就能顾上两边的排练了。”

既参加合唱团又参加舞蹈队,写作业的时间自然就变少了,她说道:“我会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该写的作业完成得更好。特别是参加合唱团后,我想成为一名音乐老师,因为音乐是一种快乐,我更想在上课时将这份快乐传递给更多人。


 “合唱团,就是我闪闪发光的秘密!”

优秀的小朋友之间会相互影响。其中,偲维提到,与她一起识谱、共同进步的小朋友,正是坐在她左边的江睿涵。

睿涵还记得第一次参加合唱团时的情景:“我上二年级那会儿,刚加入合唱团紧张得不行,胆子特别小。那时候我唱歌也不太行,声音还不够好听,音准偶尔也出错。老师看我这样,就让我站在两个大姐姐中间,她们俩可好了,特别有耐心,一个劲儿地教我认五线谱。我那时候根本不认识谱子,光会跟着哼,她们一点不耐烦都没有,一直教我。”蜗牛合唱团习惯采用老带新的方式,让新入团的孩子们更快地融入集体、适应节奏。

睿涵觉得比起上台演出和比赛,她更喜欢平时排练的时候:“因为万一在台上不小心出了一点点错,就怕大家听到,说实话上台我还是会有点紧张的。可是排练就不一样啦,尤其是周老师教我们新歌的时候,如果我们还唱不熟,她就会停下来,特别特别耐心地一个一个声部慢慢教,直到我们都学会为止。”

自从加入合唱团,江睿涵对音乐的热爱与日俱增,她的音准也不断提升,音色也得到了细腻调整。“现在我觉得自己唱得越来越好听,也越来越享受唱歌了!”她开心地说。更令人欣喜的是,音乐带来的积极变化并不止于演唱:“不只是唱歌变好了,我的学习成绩也从原来的中等水平慢慢提上来了。以前我特别害羞,现在大家都说我变得活泼开朗多啦。”这一切美好的转变,都是从她加入合唱团之后开始的。


“唱歌会快乐,朋友也会变多?”

在蜗牛合唱团中,有一位热情开朗、喜欢交朋友的庞博文。他报名参加合唱团,一方面是因为妈妈常说“唱歌使人快乐”,另一方面,他心里还藏着一个可爱的小念头:“第一次参加合唱团选拔时,我特别紧张,怕选不上的话,就不能交到其他年级的新朋友了……我可能是因为嗓门大被选上的。”

 博文开心地分享道:“我在外面学架子鼓,以前总是乱打节奏。自从加入了合唱团,我的节奏感变好了!而且每天唱歌都让我特别开心,一开心,连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在“米多多合唱夏令营”中,最让博文难忘的是刁志君老师的课。他兴奋地说:“这次真的太幸运了,遇到了会音乐魔法的刁老师!他教了我们一种叫‘轮流呼吸法’的神奇方法——合唱的时候,大家你一口我一口悄悄地换气,这样歌声就能一直不停,就像小溪水哗啦啦流个不停!”


 

刁志君老师为蜗牛合唱团的孩子们提供专业指导

 

刁老师还让大家两人一组,一个人用手轻轻按住另一个人的腰,去感受唱歌时该用力的位置。博文恍然大悟:“原来唱歌不只是喉咙的事,小肚子也要会帮忙!”通过这次学习,他明白了:“合唱不是谁唱得大声谁就厉害,而是要会听别人的声音,让所有人的声音变成好朋友,紧紧地抱在一起。”

 他现在还掌握了唱歌的小秘诀:“唱歌要把字说清楚,元音要圆圆的、满满的,像含着一颗糖;辅音要干脆利落,像小石子落地一样清晰。谢谢刁老师教会我这么多有趣的方法,让我越来越喜欢合唱。我会记住这些技巧,唱出更动人的歌声,绽放更亮的光芒!”

这束光,首先照亮的是他们自己。从最初那个胆怯、不识谱、紧张兮兮的小孩,到现在能自信地站在舞台中央——音乐赋予了他们发现自我、表达自我的勇气。他们的眼神,因歌唱而越来越亮。

这束光,同样温柔地照亮了台下与屏幕前的我们。当《采蘑菇的小姑娘》那熟悉的旋律轻轻响起,当这首陪伴了几代人的童谣被孩子们清澈的嗓音再度唱响,无数正奔波于生活中的成年人,在那一刻被纯粹击中,不由自主地停下滑动屏幕的手指。我们所听见的,又岂止是一首歌曲?那分明是一场穿越时光的温柔重逢——童声,仿佛一把无形的钥匙,悄然打开我们早已关上的童心。

 

#03

光的背后,是爱与坚持的托举

“蜗牛合唱团”的成长,既得益于学校“以美育人”的理念,也离不开指导老师们长期以来的悉心付出。从气息、音准到表情和站位,老师们用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呵护着每一只“小蜗牛”的音乐梦想。

合唱团指挥周杰老师回顾了建团历程:“合唱团是由我和钢伴李玉铃老师于2020年在新校区共同组建的,时间不长,还经历了疫情,训练受到很大影响。”她坦言目前面临多重困难:“一是自身能力存在瓶颈,有些问题听得出但解决效率不高;二是训练时间严重不足——每周仅有一小时全团合练,既要抓气息、共鸣、和声等基础,又想抠作品细节,常在‘打基础’和‘赶作品’间两难;三是一些有潜力的孩子因兴趣不足或家长不支持而无法加入,令人遗憾。”

 

在合唱专家文琪老师的定期指导下,周老师的技术困惑得到了切实解决:“文老师每次驱车数小时前来,都会做气息、共鸣等和声示范,帮我们找到更适合团队的高效训练方法。”

文琪老师对“蜗牛”给予充分肯定:“这是一个充满热情和努力的集体,从校长、老师到学生,每个人都真心热爱合唱。”她特别提到孩子们技术层面的明显进步:“最初音准和专注力较弱,如今已学会聆听、校准音高,稳定性大幅提升。”她强调合唱不仅培养专注、聆听与关怀的能力,更传递真善美的价值观。

钢伴老师李玉铃也分享了自身与团队的成长:“从去年作为‘南川教师合唱团’团员到今年担任钢伴,虽然更累,但德清公益提供的专家指导和平台资源让我学会如何配合指挥、带动学生。”她表示,“这次活动显著增强团队凝聚力,使孩子们从漫无目的的学习转变为有共同使命的整体”。

 她们是严师,更是慈母。她们见证的,不仅是歌声变得动听,更是孩子们变得开朗、自信、懂得合作与倾听。这份成长,比任何奖项都更珍贵。

 

 蜗牛合唱团在长沙音乐厅演出

 

结语:愿我们,都做一只快乐的“蜗牛”。

隆化一小的蜗牛合唱团,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他告诉我们:教育,是“慢”的艺术;成长,自有其节奏。人生的道路很长,不必慌张。像蜗牛一样,背着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往上爬,终有一天,会拥有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唱响属于自己的那首歌。

此刻,让我们一起聆听蜗牛,找回童心。

 

#阳光少年蜗牛米多多合唱团#

 

重庆市南川区阳光少年米多多合唱团原团名为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A区蜗牛童声合唱团,成立于2020年,由一群怀揣音乐梦想的少年儿童组成。"蜗牛"象征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寓意着孩子们在音乐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用歌声传递温暖与希望。  

合唱团现有成员50名,由3-6年级的学生组成,团队坚持每周两次的常规训练,在专业音乐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系统进行发声练习、音准训练和合唱技巧学习。从最基础的音乐启蒙到富有感染力的舞台表现,团员们在每一次排练中收获成长。

自从2020年12月11日“阳光少年--快乐合唱3+1”项目正式启动以来,周杰和李玉老师4年内接受多次培训和专家指导。

2021年,在南川区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评选中,获一等奖;在南川区第十七届中小学生文艺调演活动声乐专场中荣获一等奖;

2022年,获重庆市中小学学生艺术活动月系列活动校级合唱(小学组)二等奖;

2023年,在“唱响主旋律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艺术活动月校级合唱现场评选中, 获团体一等奖;

2023年,获南川区中小学学生艺术活动月系列活动校级合唱小学组一等奖;获南川区第十八届中小学生文艺调演声乐类表演(小学组)一等奖;

2025年,获南川区中小学学生艺术活动月系列活动班级合唱(小学组)一等奖。

2025年,在南京励志阳光心汇心公益基金会支持下,参加2025“米多多乡村童声合唱周”合唱夏令营并在长沙音乐厅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