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实时新闻

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展播 | 快乐合唱3+1:用歌声架起乡村文化振兴的新桥梁

2025.10.17 27 字号

 

 

全文转自《公益时报》公众号

 

当湖南郴州安仁县的田间地头响起童声合唱,当湖北黄冈乡村的校园里飘出悠扬旋律,当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走进中国乡村课堂——一场以合唱艺术为核心的乡村美育变革,正从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发起的“快乐合唱3+1”项目中生长开来。十余年来,这个以“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有质量的音乐教育”为愿景的公益项目,不仅填补了乡村美育的空白,更搭建起一个多方协同、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文化振兴新生态。

 

 匈牙利音乐教学专家兰迪老师为乡村童声合唱团指导

 

破局:直击乡村美育痛点,构建“四位一体”协同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乡村地区面临着音乐教师缺额、教学资源分散、美育生态薄弱的困境。2015年,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构建美育协同育人机制”的背景下,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联合相关单位发起“快乐合唱3+1”项目,率先探索破解之道。

 

项目的核心突破,在于构建了“政府主导、学术界支撑、学校参与、社会组织联动”的“四位一体”协同体系。不同于传统公益项目的“单点帮扶”,这一体系精准锚定各方权责:政府层面,26个项目县及所在市州教育局印发40余份红头文件支持,湖南安仁县委、政府更将“安仁・中国合唱童话县”作为县域文化品牌重点打造;学校层面,142个项目校成为美育实践主阵地;学术界与社会组织则提供专业支撑与资源链接,形成“各尽其能、各取所需”的共赢格局。

 

2025年,项目进一步升级市域模式,与湖北黄冈、湖南衡阳、郴州三地市教育局达成合作,将合唱纳入校园美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让美育的种子从“县域”向“市域”连片生长。

 

深耕:模块化运营+线上赋能,让美育可复制、能落地

 

“快乐合唱3+1”项目精心设计“固定主线+动态补充”的模块化框架,为不同基础的县域提供“一县一策”的精准方案——通过教师赋能、展演舞台、成果研究三大板块工具箱,递进式提升乡村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孩子们搭建从校园到国家级的梯级展演舞台。

 

“米多多公益直播间”的创新,更让项目突破了地域限制。这个集专业培训、展示交流、需求对接于一体的线上平台,累计开展224场直播,吸引超100万人次观看学习。2023年以来,已有26地教育局通过直播间申报项目,6个县(市)成功入选;全国16省48县的154位乡村音乐教师,也通过直播间获得线下公益培训机会。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实践动能,为项目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米多多合唱公益音乐会

 

截至2024年12月,项目已覆盖10省26县,培训13218人次乡村音乐教师,成立785支乡村童声合唱团,其中41支团队64次登上中国国际合唱节等国家级舞台。更难得的是,项目以“轻量化”路径降低美育门槛——无需复杂乐器,场地灵活多变,“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模式效率远超同类项目,成为资源有限地区推广美育的优选方案。

 

聚力:打造行业共同体,让社会力量涌向乡村美育

 

乡村文化振兴,从来不是单一主体的“独角戏”。“快乐合唱3+1”项目搭建起一个开放的参与平台,吸引国内外多元力量深度入局:1106名专家及志愿者、26家机构和个人投入5111.8万元捐赠;与匈牙利文化中心合作引入柯达伊教学法,成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典型案例;主办“乡村中小学合唱教育研讨会”、承办“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合唱节美育论坛”,促进行业交流;发布《我国合唱教育公益项目的实施现状与案例分析》等研究报告,为合唱公益行业提供参考。这种“多方共治”的模式,让乡村美育不再依赖“外部输血”,而是逐渐形成“自我造血”的生态闭环。

 

实效:从美育到文旅,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合唱艺术的价值,早已超越音乐教育本身,成为激活乡村文化的“引擎”。在湖南江华县,项目推动“四声校园”(读书声、歌声、琴声、欢呼声)建设,让合唱成为县域文化名片;在安仁县华王乡菜花冲,“乡村合唱节”将舞台搬到田间地头,链接腾讯公益“小红花音乐会”直播,吸引16万+观众在线观看,乡邻既是观众也是志愿者,家家户户因歌声串联;在涟源市茅塘镇,“乡村合唱节”与中国农民丰收节结合,外出务工人员通过直播间守候亲人演出,共享团圆与喜悦。

 

 

2024茅塘乡村合唱节

 

更令人欣喜的是,项目还实现了“美育+文旅”的跨界赋能。“郴州山水・合唱童话”活动中,5000名学生用歌声为家乡代言,助力湖南旅发大会;在城步苗族自治县,11首苗歌被改编成合唱曲目,城步红旗小学与希望小学组成的“苗岭新声队”登上第27届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舞台,让少数民族文化通过童声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如今,多个项目县已实现 “公益退出不褪色”——安仁县、汝城县等在项目资金退出后,仍能自主举办合唱展演,本土文化活力持续迸发。


 

 

城步童声合唱团登上六月六山歌节

 

展望:让合唱成为乡村美育的“标配”


站在新的起点,“快乐合唱 3+1”项目已规划清晰的发展路径:在广度上,2026-2028年计划新增6-12个项目县,以湖南为中心,向湖北、江西、河南、重庆等中部乡村振兴重点县延伸;在研究上,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等机构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剖析合唱的社会价值,编制《中国美育(合唱)公益蓝皮书》,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在品牌上,“米多多乡村童声合唱周”“音籽合唱团”“米多多新年音乐会”等面向全国乡村,让更多乡村师生登上全国舞台。

 

十余载耕耘,“快乐合唱3+1”用歌声证明:美育不是乡村的“奢侈品”,而是振兴的“必需品”。未来,当合唱成为每一所乡村学校的“标配”,当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自信地放声歌唱,乡村文化振兴的图景,必将更加鲜活、更加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