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实时新闻

段传娅:唱准!——少儿合唱的基础训练 | 2025全国公益合唱与指挥名师课堂第二课

2025.10.19 50 字号

 

20251010日晚,由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和湖北省合唱协会联合主办的音乐点亮童年·2025全国公益合唱与指挥名师课堂第二课在米多多公益直播间准时开播!华中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段传娅老师唱准!——少儿合唱的基础训练为主题展开教学。活动当晚,直播课程共吸引了4940观众在线观看,课程播放次数共计7648,点赞次数超过12万余次,观众纷纷表示:段老师的课程深入浅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全是干货!收获满满!接下来,让我们回顾一下本节课的精彩内容吧!

 

唱准——少儿合唱的基础训练

课程内容回顾

 

 

授课专家——段传娅

华中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合唱协会理事、第九届青少年合唱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合唱协会副会长、大学合唱委员会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合唱团、教工合唱团艺术总监,常任指挥。深耕合唱教育近30年,主持国家一流课程《合唱艺术》,带领校大学生合唱团斩获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国际合唱节等20多项奖项,多次出访欧洲、美洲、南美洲、非洲、亚洲等二十多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省级教改项目等多项。

 

课程内容总览

 

段传娅老师讲授了少儿合唱团的基础训练,强调了唱准的重要性。本次课程聚焦于声合·声音训练音合·音准及节奏训练两大核心模块,包括正确的歌唱姿势、呼吸训练、共鸣位置以及音高听辨和音程、和弦的听唱练习等知识点,具体内容如下:

"艺术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仅能够提升音乐素养,还能培养团队协作与互助精神。在合唱中,第一步要做到的是,如果没有,就不能称之为合唱。因此,唱准便成为合唱的基石。而要达到唱准,就需要按照合唱的三合要素进行系统训练,即:声合、音合、情合。

 

声合·声音训练

 

合唱是听觉艺术,讲究音质,追求美的音色。一个合唱团队的声音好坏,直接鉴定一个团队合唱水平的标准。因此,合唱的声音训练唱准的首要条件。正确的发声方法由气、声、字、腔、情五个要素构成。其中前四个是手段,最后的是目的。

 

正确而良好的歌者应该符合我们以下的标准: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呼吸支持、正确的发声方法、丰富而集中的共鸣位置、准确的情感表达。

 

1

歌唱的姿势

【站姿】站立时两脚与肩同齐,腰立起来。脚可以一前一后的站立,身体保持向上放松,自然头稍微微微上扬。表情自然,手臂微微的放松,上身松,重心落在腿上。

 

【坐姿】臀部往前不要坐满坐凳子的三分之一,双脚微微的弯曲,与肩同齐,切忌不能盘腿。

 

2

合唱的声音训练:齐、准、合

 

呼吸训练

合唱艺术是声乐艺术中一个高级的表现形式,一个童声合唱团如果要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声音训练至关重要。合唱的声音训练最基本的要求是齐、准、合。

 

如何让声音能抓住音高?儿童的音准跑调,常常是因为气息不稳或声带挤压造成的。因此,必须经过发声训练,来强化气息、声带和音高三者之间的联动控制。在歌唱中,气息是第一位的,所以呼吸训练是稳定音高的基石,它能确保我们的呼吸是为发声服务的。

 

呼吸训练方法:闻花香(吸气)、吹蜡烛(呼气)、小狗喘气、打嘟噜(吹唇练习)等。

 

共鸣训练

歌唱的共鸣是为了让声音更好地立住。在童声训练中,我们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运用头声,二是始终将追求优美的音质放在首位

 

做到统一的发声状态。有以下三个要求:

 

正确而良好的起声

硬起:是童声训练的第一步。方法为吸气后稍作停顿,随即发出短音(即跳音/顿音)。

软起:要求模拟打哈欠,松开喉咙,其核心在于将喉头稳定地放下。

 

正确而良好的基音

基音是本身最轻最短的,带有真假声震动和假音高位置的圆润的声音,也就说这个声音是共鸣的声音,实现口咽腔共鸣和头腔共鸣。

 

口咽腔共鸣:要像含着一个小乒乓球似的,保持圆润打开的状态,在带有旋律的练习曲中练习时,我们先说再唱。注意说的时候口腔要打开,要尽量夸张。通过哼鸣练习,来找到共鸣。一个是无乐音的哼鸣,一个是有乐音的哼鸣。

 

头腔共鸣:让孩子们想象自己的头顶,好像有一个小喇叭。在唱歌的时候,我们的声音要从这个喇叭里传出来。又高又亮。也可以让他们先轻轻的哼唱,感受到眉心有轻微的震动。这就是头腔共鸣的初步体现,也是先高后低、先慢后快。可借助杨鸿年老师曾说过的口诀,让孩子们头顶瓦罐,口含鸡蛋

 

 

正确而良好的共鸣

我们要做到:

强而不炸,弱而不虚

高而不挤,低而不压

快而不乱,慢而不断

 

音合·音准及节奏训练

 

童声合唱团训练的关键在于:先让孩子听得准,再让他们唱得稳,最后再进行合唱。在合唱中,要做到合得齐、听得准、唱得稳。合唱的音准训练建议每周进行三到四次,每次约20分钟。通过持续的听觉刺激和发声控制练习,逐步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音准能力。

 

童声合唱团的音准训练还需兼顾儿童的生理特点:声带较为稚嫩、尚未变声、气息控制能力较弱,以及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训练的核心应围绕听辨模仿协同的步骤展开,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建立音高感知与发声控制能力。

 

1

听辨训练

在合唱团的基础训练里,应有计划持之以恒的进行听音的训练。

 

单音听辨:筑牢音高坐标。标准音锚定、单音模唱通过爬楼梯猜音高等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音程听辨:感知音与音的距离。用熟悉的歌来熟悉这个音程。通过旋律的旋律记忆反推音程的高低关系。音程模唱练习,模进接力练习,初步强化音程距离感。

 

和弦听辨:培养和声耳朵。采用搭积木,不同的和弦搭的积木不一样。

 

2

音准训练

合唱专项训练的重点,是多声部中守住音准多声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合唱音准的难点在于,既要听清自己的声部,也要听见其他声部。这需要通过分层次训练,逐步实现各声部的独立与和声的融合。

 

老师可以用同学们熟悉的语言来解释:我们的耳朵就像一个容器,如果把自己的音量开得太大,把耳朵容器装满了,就听不进其他声部的声音了;如果耳朵里还有空间,其他声部就能进来,所以我们才要适当控制自己的音量,学会聆听

 

好的和声比例可以想象成一个三角形:低声部人数应最多,高声部次之,中间声部则需要安排音准相对较好的同学。

 

二声部训练

 

 通过趣味方式强化训练,避免枯燥。儿童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需要用游戏化的设计来保持他们的兴趣。

 

卡农练习:卡农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指规律。其特点是: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个声部,直到最后一个小节、一个和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美妙的和声意境。所有声部虽然都在模仿同一旋律,但不同音高的声部按一定间隔依次进入,形成了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的效果。我们熟悉的轮唱就是卡农的一种形式。

 

音阶歌

 

 

 

3

节奏训练

01

 

02

 

 

训练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逐步增加训练的难度与强度。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学生,更要关注个体差异。对基础较弱的孩子,需给予更多耐心和细致指导,多鼓励、多肯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同时,要合理安排训练时间,避免学生过度疲劳,始终保护他们对合唱的热情与兴趣。

 

观众问题来解答

 

Q

面对初中生的班级合唱,他们的音色怎么做到统一?

A

对于初中生班级合唱的音色统一问题,需要根据学生处于变声期的特点来安排。初中女生大多已度过变声期,统一音色时建议使用假声演唱,并结合我们之前谈到的气息训练与共鸣训练。音色的塑造具有导向性——你想获得什么样的音色,就去专项训练什么样的音色。理想的音色应具备高位置、有头腔与口咽腔共鸣,并且得到扎实的呼吸支持,绝不是虚弱无力的。对于初一、初二的男生,若已进入变声期,则不建议安排他们演唱很高的高声部,应以保护嗓音、适应其当前音域为前提进行声部划分。

 

Q

初中合唱团每节课有40分钟,想问问段老师怎样把握时间和内容,能让这40分钟能得到更好的合理运用呢?

A

如果你每周只有一节课,总共40分钟,我建议你先用15分钟进行基础的声音和呼吸训练,这是必须放在前面的部分。剩下的时间,再通过演唱歌曲来带动和巩固音准;如果你一周有两节课,总共80分钟,那么可以安排每节课先用20分钟进行声音训练。当学生们的声音状态稳定后,就可以转向用歌曲带音准的练习。请记住,音程与和弦的专项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一定要先完成这部分,再进行歌曲的整体排练。

 

Q

二三年级用真声还是假声?

A

二三年级的小朋友,我觉得可以用点假声,一定不要全部用真声,三年级的孩子可以用假声。二年级的孩子,我建议招收一点男生,男孩子的声带比女孩子的声带要好一点,可以招几个音色亮的男孩进入合唱团。

 

华科大面向人人合唱体系:

为乡村美育注入可复制的活力

 

Q1

段老师,由您构建的面向人人的合唱教学体系,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已经取得成功,请问您认为这一套合唱教学体系的对于资源可能相对匮乏的乡村中小学合唱教育有没有哪些特别的启示,或者是可以借鉴的地方呢?

合唱是最触手可及的艺术教育形式,它投资小,涉及面广,因为每个人的乐器就是自己的嗓子。我们这套体系的核心,正是突破资源的桎梏,打破精英筛选的思维,通过因材施教,让合唱回归全员参与、以美育人的本质。这一点,与资源匮乏的乡村学校的现实高度契合。具体来说,有三点可以直接借鉴:

1.分层次教学,从零基础开始

我校大学生多数也不识谱,这与乡村孩子的情况很相似。因此,乡村教师可以从本土民谣、简易发声练习入手,采用看、听、学、唱、用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大幅降低入门门槛。比如,用手机播放熟悉的民谣伴奏,或在黑板上画节奏图,这些方式能有效减少对专业器材和资源的依赖。

2.“课堂教学+艺术实践的育人模式

乡村合唱团不必以比赛成绩为导向,可以更纯粹地寓教于唱,培育和合之美。我们可以将当地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红色故事(如《井冈山》《十送红军》)融入合唱排练,让学生在熟悉的语境中感受艺术价值。再通过校园舞台演出,唤起他们对家乡的情感共鸣,弥补艺术教育与生活脱节的短板。

3.“艺术实践+社会实践的联动平台

可以联动高校或社会公益力量,为乡村合唱团搭建更高的展示舞台,例如组织他们在音乐厅举办音乐会。我们也非常欢迎乡村的老师和学生们来到我们学校交流演唱。通过搭建这样的平台,孩子们能在与更广阔群体的排练、演出中学会沟通合作、建立自信,从而将合唱转化为一个低成本、高收益的德育与美育工具,真正让人人在合唱中成长。

 

Q2

在您看来,“赋能一线教师这种授人以渔的培训教学模式,与直接支教相比,在推动合唱公益的普惠化方面,有没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呢?

 

赋能一线教师,是一种更具长效性的造血之举,其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覆盖面广,突破时空局限。 一线教师(他们或许是师范老师或音乐爱好者)经过培训后,能将合唱知识持续地传递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这彻底突破了支教一人、一地、一时的限制,其产生的公益效益远胜于单次志愿活动。

其次,因地制宜,避免水土不服 当地教师熟悉学生的家庭背景、方言习惯,能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将面向人人的理念与乡村学情、地域文化深度融合,设计出最贴合实际的教学方案。

最后,可持续性强,构建本土生态。 教师掌握了方法后,可以自主组建学生合唱团,开展持续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逐步构建起本土化的合唱教育生态,实现从送艺术育人才的根本转变,让合唱公益在乡村教学的土壤中扎下根、长久生效。

 

直播间招募活动持续进行中

 

截至目前,共有11教育局已踊跃报名2026“米多多公益直播间项目县的招募活动!同时,2026“音籽合唱团团员的招募活动也持续进行中,第二课课后我们共收到10报名反馈(招募后台累计已收到273报名反馈),报名了的老师们快来看看自己报名成功了没有吧~


 

报名汇总信息将持续更新~

快来一起解锁更多的合唱体验吧~

 

2026“米多多公益直播间项目县报名网址:

http://www.dqjjh.com/join/xiang-mu-shen-qing.htm

 

2026“音籽合唱团报名网址:

https://www.wjx.cn/vm/hiSbVo0.aspx# 

 

 

更多招募详情请点击以上图片跳转查看~

 

本期文字宣传志愿者


 

刘静双

湖南师范大学

2024级艺术教育

硕士研究生

 

助力乡村美育  名师音乐课堂

为乡村音乐教师赋能  让乡村学校孩子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