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实时新闻

乡村美育E课堂第十五周周记|用歌声为孩子打开世界

2025.08.07 29 字号

用歌声为孩子

打开世界

本周的轮值导师为王朝霞老师,授课小组成员分别是一年级教学的曾紫盈(组长)、李思敏、刘振菲、李昕、刘彧萱;负责二年级教学的邓昀芊(组长)、何林、谢婧洲、邱敏莉、蔡敏。


一年级《其多列》

本周e课堂,我们小组围绕哈尼族童谣《其多列》展开教学。歌曲旋律轻快,四二拍节奏动感,充满童趣的歌词描绘了哈尼族儿童生活场景,与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高度契合。

以哈尼族风情视频导入,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唱环节采用范唱、按节奏读歌词、逐句教唱等方法;还融入哈尼族特色舞蹈动作,设计唱游活动,让学生在欢乐中感受少数民族音乐魅力,提升音乐素养。


1

设计亮点

亮点一:视频导入,感知文化

课堂开始,播放哈尼族人民劳作、歌舞的视频,学生通过“看、说”进入音乐情境。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学生从视觉感知过渡到文化认知,增强对哈尼族音乐的兴趣 。

亮点二:节奏朗读,强化感知

加入“按节奏朗读歌词”环节,并组织小组比赛。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既掌握了节奏,又激发了学习热情,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亮点三:分层演唱,循序闯关

采用“逐步遮谱”的背唱闯关方式,从遮住两个小节,到一个乐句,再到只留开头结尾,增加学习趣味性,科学培养学生内心听觉,实现“玩中学”“唱中记”。

亮点四:律动结合,表现文化

教授“模仿背竹篓”“身体摆动”等哈尼族代表性舞蹈动作,动作从分解到整合。学生在肢体表达中感受哈尼族儿童的活泼,让音乐与舞蹈相互交融。

亮点五:创编歌词,激发创造

学生熟练掌握歌曲后,鼓励结合生活经验改编歌词。在创意实践中,学生的音乐表达力和想象力得到提升,实现从“听唱模仿”到“自主表达”的转变。


2

授课过程

课堂以音阶歌互动问好开场,通过哈尼族介绍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民族特色,引出歌曲。新课教学循序渐进:初听时教师范唱并做律动,让学生感受情绪;随后进行歌词节奏模仿学习;学唱环节逐句教唱,结合钢琴伴奏;用“遮谱闯关”游戏趣味背唱。唱游活动融入哈尼族舞蹈,实现声与形的结合。创意拓展阶段,启发学生改编歌词。课堂最后欣赏合唱版本,鼓励课后继续创编。


3

课后反思

本次教学以感受哈尼族音乐文化为核心,目标基本达成,但也存在不足。文化理解方面,学生认知较浅,未来可增加梯田图片、乐器音效、民俗故事等内容,丰富文化展现。舞蹈教学时,因学生协调性不同,可分层设计动作,兼顾不同能力学生。此外,低年级学生更适合通过律动理解音乐,后续教学应多设计“以动代讲”环节,如踏步感受节拍、角色扮演体验歌词 。


二年级《木瓜恰恰恰》

《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印尼叫卖题材民歌,采用ABA三段式结构:A段以特色衬词“恰恰恰”展现热带风情,B段通过持续大切分节奏模拟热闹的叫卖场景。歌曲旋律轻快流畅,歌词朗朗上口,教学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用活泼的声线表现B段情境、正确演唱弱起小节、稳定大切分节奏型以及衬词的精准念唱。


 

1

备课情况

在集体备课时,我们优化了教学逻辑与细节:课前导入环节增设了对上周《小朋友爱祖国》歌曲的复习,唤醒孩子们对大切分的节奏记忆,为《木瓜恰恰恰》中大切分节奏型的学习打下基础;B段念词加入“手-胸口-手”的律动,将大切分节奏型具象化,最后创设了“叫卖蔬菜”的情境,引导学生创编歌词。


2

设计亮点

《木瓜恰恰恰》作品中的学习难点是节奏学习,尤其是B段部分的大切分节奏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具备一定难度。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且准确地把握大切分节奏型,我们进行了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化身为音乐天地的水果摊老板,跟随老师在节奏中进行叫卖水果,学生能够快速地学会节奏型,在此基础上加入旋律,学生便能够完整歌唱该作品。此外为了巩固学生对大切分节奏型的把握以及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设计了最后一个环节“卖蔬菜”,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歌词创编,把原本歌词中的水果换成各种蔬菜,在歌词创造中巩固节奏学习。


 

3

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应当细节到具体能力的掌握情况,而不是停留在具有普遍性的概况中,这将影响教学的具体策略与实施。例如本次教学中,我们忽略了孩子们对大切分节奏的具体掌握情况,因此学习歌曲的时候直接从动作体验入手,有部分孩子无法很快地掌握大切分节奏,学习的过程比较漫长。这启发我们要对学情有充分的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本次课孩子们在学唱时呈现出了比以往更积极的状态,尤其体现在师生接唱“恰恰恰”时,可见这种节奏感强、律动感强的设计十分贴切孩子们好动、活泼的天性。同时,《木瓜恰恰恰》这首歌曲有贴近生活的情境与歌词,更容易唤起孩子们的共鸣,这使得他们格外投入。对比以往教学时可能偶尔出现的“冷场”,孩子们的沉浸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首先,在选择教学素材时要做充分的分析与拆解,将可能引起孩子兴趣的点作为切入点,例如我们选择将“叫卖水果”作为情境导入,孩子们很自然的可以有节奏感地念读歌词。其次,面对较快速度的歌曲时可以由慢到快,例如我们将B段进行梯度教学,由慢至快地让学生学会演唱。最后,“简单重复”是节奏教学的秘诀,设计较为简单并不断重复的律动,孩子们才能真正掌握节奏型。


 

下期预告

本周的课程已结束,下周将迎来本学期乡村美育E课堂的最后一周授课。下周的课程,我们将结合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在新课中进行温习和应用。期待在下周的课堂上与大家相见!